巩膜扣带术后黄斑水肿的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检查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王乐[1] 苏冠方[1] 刘早霞[1] 苏盈盈[1] 韦博[2] 

机构地区:[1]吉林大学第二临床医院眼科医院,吉林长春130000 [2]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吉林长春130031

出  处:《吉林医学》2006年第8期866-867,共2页Jilin Medical Journal

摘  要:目的:了解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巩膜扣带术后黄斑形态改变的动态变化。方法:应用ZeissStratusOCTModel3000检测仪对45例(45只眼)巩膜扣带术前、后患者黄斑区形态进行检查,观察黄斑形态,并分别于术后1周、3周、5周、7周、9周、11周时对黄斑区形态进行动态观察。结果:术前未累及黄斑区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术后有40%发生黄斑形态的改变,随着术后时间的推移,黄斑区神经上皮层厚度逐渐变薄,水肿逐渐消退,同时视力逐渐恢复,但黄斑水肿持续时间较长,为可逆性影响巩膜扣带术后视力的重要原因之一。结论:巩膜扣带术后黄斑区形态的变化对视力的恢复起着决定性作用。巩膜扣带术后黄斑区水肿的发生率较高。

关 键 词: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黄斑水肿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巩膜扣带术 

分 类 号:R779.6[医药卫生—眼科]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