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景巨大的“右江幔隆金成矿带”  被引量:5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朱为方[1] 杨科佑[1] 章振根[1] 陈丰[1] 陈福[1] 苏文超[1] 

机构地区:[1]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出  处:《地质地球化学》1990年第2期68-70,共3页Geology-Geochemistry

摘  要:自从1977年贵州省区调队(108队)发现板其微细浸染型(卡林型)金矿点以来,在滇桂黔接壤地区的找金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相继找到该类型金矿床(点)不下30个,它们多集中在北至晴隆、南至开远-田阳一线的三角形地区内,即所谓的“金三角”成矿区。前人研究得出的结论是:该成矿区主要受矿源层、几组交叉大断裂和深部热水或岩浆热液所控制,其代表性作者有李文亢、陶长贵、刘觉生、郭振春等。

关 键 词:金矿 成矿带 卡林型 找矿 成矿模式 

分 类 号:P618.510.5[天文地球—矿床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