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科佑

作品数:6被引量:108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主题:金矿成矿裂变径迹微细浸染型金矿液包体更多>>
发文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发文期刊:《第四纪研究》《矿物学报》《科学通报》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从桂西北隆或金矿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看微细粒浸染型金矿的可能成因被引量:15
《地质地球化学》1998年第4期1-8,共8页刘显凡 杨科佑 张兴春 
在区域微细粒浸染型(卡林型)金矿床物源、成矿作用和构造控矿等方面研究的基础上,重点讨论了桂西北隆或金矿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该金矿店的穹隆构造、深断裂控矿、多层位赋矿和围岩蚀变等矿床地质特征,在滇黔桂三省...
关键词:地质地球化学 浸染型金矿 矿床成因 金矿床 
中国西南部卡林型金矿床流体包裹体年代学研究─—以贵州烂泥沟大型卡林型金矿床为例被引量:60
《矿物学报》1998年第3期359-362,共4页苏文超 杨科佑 胡瑞忠 陈丰 
中国科学院矿床地球化学开放研究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八.五"黄金攻关项目联合资助
本文利用Rb-Sr法计时原理,分析测定了贵州烂泥沟大型卡林型金矿床不同成矿阶段的石英流体包裹体与方解石脉矿物的Rb、Sr同位素组成,获得一条线性较好的Rb-Sr等时线,其年龄值为105.6Ma,这一结果为我国卡林型金矿的研究提供了重要...
关键词:年代学 卡林型金矿 金矿床 液包体 
浅论多旋回构造理论对第四纪深部物理运动研究的推动
《第四纪研究》1996年第3期272-276,共5页杨科佑 
第四纪最突出的事件是青藏高原和南海海盆的形成和演化。众多中外学者几乎一致认为,青藏高原的形成是由于印度克拉通向北的推动,南海等西太平洋边缘海是在太平洋板块和菲律宾海板块向西俯冲的过程中形成的。笔者另辟蹊径,提出,由于...
关键词:多旋回 青藏高原 南海海盆 深部物理运动 第四纪 
裂变径迹研究黔西南微细浸染型金矿的成矿时代被引量:2
《自然科学进展(国家重点实验室通讯)》1993年第3期267-270,共4页张峰 杨科佑 
国家重点黄金科技攻关项目;中国科学院矿床地球化学开放实验室资助项目
黔西南地区是滇黔桂三角地带最重要的金矿成矿区,又是中国超微细粒浸染型金矿的蕴育地之一.本地区微细浸染型金矿几乎全是沉积岩中的金矿床,金矿围岩蚀变表现为典型的低温热液蚀变,主要有硅化、黄铁矿化、毒砂化和伊利石化等.硅化最为普...
关键词:石英 浸染型 金矿 成矿 
黔西南微细浸染型金矿裂变径迹成矿时代研究被引量:53
《科学通报》1992年第17期1593-1595,共3页张峰 杨科佑 
国家重点黄金科技攻关项目及中国科学院矿床地球化学开放实验室资助课题
黔西南地区是滇黔桂三角地带最重要的金矿成矿区,又是中国超微细粒浸染型金矿的蕴育地之一.本地区微细浸染型金矿几乎全是沉积岩中的金矿床,金矿围岩蚀变表现为典型的低温热液蚀变,主要有硅化、黄铁矿化、毒砂化和伊利石化等.硅化最为...
关键词:微细浸染型 金矿 裂变径迹年龄 
前景巨大的“右江幔隆金成矿带”被引量:5
《地质地球化学》1990年第2期68-70,共3页朱为方 杨科佑 章振根 陈丰 陈福 苏文超 
自从1977年贵州省区调队(108队)发现板其微细浸染型(卡林型)金矿点以来,在滇桂黔接壤地区的找金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相继找到该类型金矿床(点)不下30个,它们多集中在北至晴隆、南至开远-田阳一线的三角形地区内,即所谓的“金三角”成矿...
关键词:金矿 成矿带 卡林型 找矿 成矿模式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