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郑新民[1]
出 处:《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91-95,共5页Journal of Fuzhou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摘 要: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妮.莫里森《最蓝的眼睛》在叙事方面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使用隐喻性的叙事语言。以《最蓝的眼睛》书名,以及小说中的“秋冬春夏”、“楼房”、“万寿菊”、“白人的眼神”等具有代表性的隐喻为焦点,可以透析莫里森是如何解构白人的价值观,重构黑人的文化价值观的,从而看出隐喻在小说情节构思、主题表达、人物刻画以及文体特征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