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成都理工大学商学院
出 处:《集团经济研究》2006年第11S期282-284,共3页
基 金:本文是成都理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从会计平衡式中看产权理论的运用》的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为2004YR10).
摘 要:一、会计等式的一般意义 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汇编25页)党的十六大报告进一步指出:“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并存的分配制度”(党的十六大报告人民日报20021118)这些论述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配原则和分配结构的科学概括,是对马克思主义分配理论的具体运用和创造性发展。(引自全国高等师范院校经济类课程教材政治经济学第三版陈征等主编第334页)。这一分配原则要通过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创造了物质财富后才能按上述分配原则进行具体分配。企业是创造财富的经济组织,也是落实分配原则的核算单位。企业通过现行的会计法规、会计核算程序把按劳分配和按要素分配的情况反映出来。
关 键 词:分配政策 会计等式 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 党的十六大报告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按要素分配 按劳分配 分配原则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