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王万明[1]
机构地区:[1]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出 处:《电子财会》2006年第11期20-22,共3页
摘 要:上市公司股票首次公开发行(Initial Public offerings,IPO)定价,即新股发行定价,是指获准发行股票并上市的公司与其主承销商共同确定的股票价格,按此价格把股票公开发售给特定或非特定投资者。IPO定价是国际金融理论界和实务界公认的最具迷惑性的难题之一,因为成功的IPO定价能够以投资者所能容忍的最高价格顺利发行并取得融资,而定价偏低或偏高将影响公司融资或者导致发行失败。IPO定价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既涉及到IPO定价的方式、方法,又与发行制度、政策环境等有关;既受到上市公司经营业绩、发展前景、行业特点等因素的影响,又受到证券市场波动、市场供求等因素的影响。在诸多影响因素中,IPO定价方法的选用是IPO定价的一个关键。当前国际资本市场主要采用的IPO定价方法主要分为三种:现金流量贴现法、可比公司法和期权定价法,自从证券市场成立以来,我国普遍采用的定价方法是可比公司法中的市盈率定价法,而西方资本市场广泛采用的IPO定价方法是现金流量贴现法,随着我国证券市场逐步与国际接轨,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市盈率定价法已经越来越不适应证券市场发展的需要,市场期待着一种新的,更合适的IPO定价方法的出现,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