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侯宏堂[1]
出 处:《文艺理论研究》2006年第6期84-94,共11页Theoretical Studies in Literature and Art
基 金:教育部文科课题"二十世纪的中国思想世界"(01jazjd720013)阶段成果。
摘 要:陈寅恪先生认为中华文化“造极于赵宋之世”,并预言“将来所止之境”乃“宋代学术之复兴,或新宋学之建立”。探求寅恪先生作出此一大判断、大预言之原因,不仅可以进一步深入寅恪先生的思想世界,且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更新与重建之思考也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寅恪先生之所以对以宋代儒学为代表的宋代学术文化即“宋学”评价极高,是与他一生的治学之特色紧密相关的。“宋学”正是最能充分体现寅恪先生之学的一种学术文化类型。要而言之,寅恪先生所倾心诠释的“宋学”,主要蕴涵着五个方面的内容与精神,即:民族本位的文化理念,独立自由的思想精神,尊德崇节的人文理想,续命河汾的学术使命,通古鉴今的史学方法。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