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证候临床流行病学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被引量:4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于春泉[1] 马寰[1] 宫涛[1] 高秀梅[1] 商洪才[1] 张伯礼[1] 

机构地区:[1]天津中医学院,天津300193

出  处:《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6年第12期3-5,共3页Chinese Journal of Information 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摘  要:辨证论治是中医临床治疗的基本法则,继承宏观辨证和挖掘专病微观辨证是中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向。辨证论治存中医药学的理论体系和医疗实践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证”的研究无疑是辨证构架之核心,中医学的“证”是对疾病过程中所处一定阶段的病因、病位、病性及病势等所做的病理概括,是致病因素与机体反应两方面情况的综合,是对疾病当前本质所做的结论。证候学说是中医核心理论之一,然而,中医学所说的证具有明显的经验医学的特征,缺乏强有力临床指标的支撑。从现阶段中医证候的研究方法、手段来说,多采用整理性研究、验证性研究及客观化、标准化研究,其中创新性研究的力度还很不够。

关 键 词:中医证候 临床流行病学 思路与方法 

分 类 号:R228[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