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胃癌中BRCA1基因遗传不稳定性与临床病理特性的相关性  被引量:3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李小红[1] 甘西西[2] 杨月琴[3] 林兴秋[3] 梁勇[3] 李继承[3] 

机构地区:[1]浙江省舟山市第三人民医院,316000 [2]浙江海洋学院医学院,浙江省舟山市316000 [3]浙江大学细胞生物学研究所,杭州市310031

出  处:《实用医学杂志》2006年第24期2828-2830,共3页The Journal of Practical Medicine

摘  要:目的:研究原发性胃癌中BRCA1基因遗传不稳定性与临床病理特性的相关性,阐明BRCA1基因遗传不稳定性与胃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石蜡包埋组织,抽提其基因组DNA,进行PCR-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免疫组织化学和Leica-Qwin计算机图像分析,对石蜡包埋胃癌标本及对应的正常组织进行D17S579、D17S855位点MSI、LOH检测和BRCA1基因的表达研究。结果:40例胃癌D17S579位点MSI、LOH检出率和BRCA1蛋白阳性率分别为22.5%、15.0%、37.5%。37例胃癌D17S855位点MSI、LOH检出率和BRCA1蛋白阳性率分别为18.9%、18.9%、37.8%。在肿瘤TNM分期中,上述2个位点MSI检出率在TNMⅠ+Ⅱ期分别高于TNMⅢ+Ⅳ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D17S579位点,MSI检出率随着胃癌分化程度的降低而呈下降趋势。在TNMⅠ+Ⅱ期,BRCA1蛋白阳性率明显高于TNMⅢ+Ⅳ期,并随着胃管状腺癌分化程度的降低而呈下降趋势(P<0.05)。BRCA1蛋白阳性率在MSI阳性组高于MSI阴性组(P<0.05)。结论:MSI和LOH可能通过相互独立的途径调控胃癌的进展。MSI可作为检测胃癌发生的早期分子学标志之一。BRCA1蛋白有可能阻止胃癌向低分化发展,并可能有改善患者预后的作用。

关 键 词:胃肿瘤 BRCA1基因 微卫星不稳定性杂合性缺失 

分 类 号:R735.2[医药卫生—肿瘤]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