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中影响生存因素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37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刘崎[1,2] 贾雨辰[1,2] 田建明[1,2] 王振堂[1,2] 叶华[1,2] 陆建平[1,2] 王飞[1,2] 杨继金[1,2] 孙飞[1,2] 陈栋[1,2] 林琳[1,2] 贺佳[1,2] 

机构地区:[1]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放射科 [2]第二军医大学统计教研室

出  处:《中华肿瘤杂志》1996年第5期359-361,共3页Chinese Journal of Oncology

摘  要:探讨原发性肝癌累积生存率与肿瘤形态、门脉癌栓及治疗方法、次数和间隔时间的关系,以提出恰当的治疗方案。621例资料完整的肝癌病人行2次以上介入治疗,分析其生存率与肿瘤形态、门脉癌栓及治疗方法、次数和间隔时间的关系。结果:(1)单结节生存率最高,弥漫型最差。(2)门脉内没有癌栓的病人生存率显著高于门脉内有癌栓的,但癌栓的部位与生存率关系不大。(3)介入治疗以药物灌注加碘油及明胶海绵栓塞(LpGsTACE)效果最佳。(4)治疗次数和间隔时间要依具体情况而定,关键是TACE的质量。肿瘤形态、门脉癌栓及治疗方法、次数和间隔时间对原发性肝癌的累积生存率影响很大,对这类病人应行“个案化治疗”

关 键 词:肝肿瘤 栓塞术 存活率 

分 类 号:R735.705[医药卫生—肿瘤]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