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肿瘤生物治疗科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市610041
出 处:《中国肿瘤临床》2007年第2期104-106,共3页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摘 要: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原发于胃肠道及腹腔,是胃肠道最常见的间叶性肿瘤。目前一般认为:胃肠道间质瘤是由于原癌基因c—kit(CD117)或PDGFRA(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受体α)发生基因突变,引起受体酪氨酸激酶活化,细胞增殖失控,从而导致肿瘤形成和进展,因此针对酪氨酸激酶的靶向治疗无疑成为了胃肠道间质瘤治疗的关键所在,格列卫是针对该靶点的一个分子靶向药物。它是一种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能与A11P竞争位于酪氨酸激酶催化中心的结合位点,阻止磷酸基团向酪氨酸残基转移,从而抑制酪氨酸激酶的磷酸化。自2002年格列卫被FDA批准用于治疗胃肠道间质瘤以来,已有不少大规模的临床试验证实了该药的疗效。2003年8月至2005年12月间,我科用格列卫治疗10例术后复发的胃肠道问质瘤患者,现将其临床疗效及毒副作用等报告如下。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