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内蒙古师范大学
出 处:《实践(思想理论版)》2007年第2期19-20,共2页
摘 要:荣辱观是人们关于荣辱问题的基本观点和根本看法。对任何道德规范的遵循与背离,都可以直接表现为荣与辱的价值评判。荣辱观在道德体系中的这种地位,决定了荣辱观的建设在整个道德建设中的重要意义。胡锦涛同志提出的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尤其是大学生荣辱观的培养,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大学是培养人才的地方,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任务。大学生成长的过程中,不仅要掌握知识和技能,更为重要的是要树立为祖国、为人民服务的远大理想,把为祖国和人民做贡献作为人生追求的目标。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是大学生成材的根本。而正确的荣辱观的树立,又是树立正确的世界观的基础。胡锦涛同志提出的“八荣八耻”的荣辱观必然要成为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教育的重要内容。树立和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需要;是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的需要。
关 键 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荣辱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为人民服务 培养人才 党的教育方针 大学生成长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