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曹贵方
机构地区:[1]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北京100016
出 处:《中华医学杂志》2007年第5期352-352,共1页National Medical Journal of China
摘 要:卒中是一类常见影响老年人认知功能的疾病。卒中生存者的认知改变及最终预后千差万别。约10%-30%的卒中存活者发展成痴呆。有文献报道卒中后5年内痴呆的发生率为年龄匹配的普通人群的3倍。然而有10%-50%的卒中患者在发病后3—15个月内认知功能可以出现迟发性改善。因此如何早期发现高危因素,预测患者的认知功能是否能得到改善,对于二级预防是至关重要的。虽然老龄、卒中后认知下降、卒中复发、缺氧缺血性疾病、优势半球梗死、白质病变等均被鉴定卒中后痴呆的危险因素。然而目前尚缺乏特异性生物学标志来预测这种危险。近年来外周血细胞的端粒(telomere)长度作为衰老和老年相关疾病的可能生物学标志越来越受到科学家的重视。
关 键 词:认知功能下降 卒中后痴呆 端粒长度 前瞻性队列研究 预测 缺氧缺血性疾病 生物学标志 死亡
分 类 号:R743[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17.21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