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空渗碳及碳氮共渗技术近况和应用  被引量:5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张建国[1] 丛培武[1] 陈志英[1] 

机构地区:[1]北京机电研究所,100083

出  处:《机械工人(热加工)》2007年第3期17-20,23,共5页Machinist Metal Forming

摘  要:在简述真空渗碳及碳氮共渗近况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乙炔真空渗碳及乙炔、氨气真空碳氮共渗的效果及应用。在WZST系列双室真空渗碳淬火炉渗碳后,渗碳层深度均匀性为±0.05-0.08mm.当渗碳深度为0.97~1.08mm时,表面碳浓度为0.84%-0.87%。20CrMo铜制精密缎齿轮真空碳氮共渗后,硬化层深0.15~0.30mm,硬度550HV0.5,齿轮内孔直径变形量≤0.01mm,且无喇叭口.

关 键 词:真空渗碳 碳氮共渗 应用 技术 20CrMo 渗碳层深度 表面碳浓度 淬火炉 

分 类 号:TG156.8[金属学及工艺—热处理]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