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碳浓度

作品数:22被引量:53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相关作者:吴兴文席守谋任素华佟伟平陈志英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机电研究所有限公司江苏丰东热技术有限公司西北工业大学东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轴承》《热处理技术与装备》《金属热处理》《一重技术》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真空渗碳工艺分析与优化被引量:1
《热处理技术与装备》2022年第6期16-21,共6页廖庚峰 胡立嵩 吴宁 万里鹏 熊路兰 李彩虹 漆诚 
采用Harris关系式和VacCard真空渗碳模拟软件计算和分析真空渗碳工艺,通过金相法和硬度法测量渗碳层深度,并估算表面碳浓度。结果表明:该方法模拟计算的总渗碳深度与试验测试值接近,而有效硬化层深度和表面碳浓度略有差别。低碳钢表面...
关键词:真空渗碳 渗碳层深度 渗碳层组织 表面碳浓度 硬度 
提高航空渗碳制件的表面硬度
《金属加工(热加工)》2022年第8期62-66,共5页廖庚峰 李丰 李彩虹 熊路兰 胡立嵩 黄家瑞 杨曦阳 漆诚 
研究了在不同渗碳工艺条件下,对12CrNi3A钢、18Cr2Ni4WA钢、20钢制件表面硬度的影响。研究表明:冷处理可以减少残留奥氏体的含量,使18Cr2Ni4WA钢渗层硬度经冷处理后略有增加。对于提高12CrNi3A钢和18Cr2Ni4WA钢的表面硬度,还可以通过提...
关键词:真空渗碳 渗碳组织 表面碳浓度 硬度 
浅谈20CrMo钢液压缸渗碳淬火硬度不足问题
《金属加工(热加工)》2022年第1期72-74,共3页谭砚 左永平 
介绍了20CrMo钢表面碳浓度对其热处理工艺性能的影响,须严格控制渗碳过程中的碳浓度,保证在整个渗碳过程中炉内气氛的碳含量在设定范围,确保经过渗碳工艺处理后工件的表面碳浓度达到要求;同时适当优化淬火工艺,最终确保工件得到较好的...
关键词:20CRMO钢 液压缸 表面碳浓度 碳化物 
18CrNiMo7-6和20CrNi2Mo钢高温渗碳工艺的研究与应用被引量:20
《金属热处理》2013年第10期66-69,共4页刘俊祥 王京晖 李俏 陈志英 丛培武 
"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科技重大专项子课题(2011ZX04014-131)
对18CrNiMo7-6和20CrNi2Mo钢进行980℃高温渗碳工艺研究,并对其显微组织、显微硬度、表面碳浓度、奥氏体晶粒度等重要工艺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为使18CrNiMo7-6和20CrNi2Mo钢渗层获得弥散分布状碳化物、较高的显微硬度、较高的晶粒...
关键词:高温渗碳 显微组织 显微硬度 表面碳浓度 晶粒度 
机车牵引齿轮直接淬火工艺的探讨被引量:3
《热处理》2008年第5期24-27,共4页黄星 孙铭炎 庄军 华公平 
高速重载机车牵引齿轮通常采用钢20CrMnMo钢和17CrNiMo6钢制造,对这两种钢制齿轮进行了渗碳后直接淬火的工艺试验,然后进行弯曲疲劳试验和金相分析。结果表明,齿轮渗碳、直接淬火后其显微组织和弯曲疲劳极限均符合要求,并优于经重新加...
关键词:直接淬火 弯曲疲劳试验 晶粒度 表面碳浓度 
真空渗碳及碳氮共渗技术近况和应用被引量:5
《机械工人(热加工)》2007年第3期17-20,23,共5页张建国 丛培武 陈志英 
在简述真空渗碳及碳氮共渗近况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乙炔真空渗碳及乙炔、氨气真空碳氮共渗的效果及应用。在WZST系列双室真空渗碳淬火炉渗碳后,渗碳层深度均匀性为±0.05-0.08mm.当渗碳深度为0.97~1.08mm时,表面碳浓度为0.84%...
关键词:真空渗碳 碳氮共渗 应用 技术 20CrMo 渗碳层深度 表面碳浓度 淬火炉 
自适应渗碳中渗碳参数对渗碳结果的影响
《机械工人(热加工)》2007年第1期50-52,共3页郁凉锋 刘雪燕 乐平 李耀华 
采用工业计算机控制,研究了在不同渗碳深度条件下,自适应渗碳过程中,渗碳参数最高炉气碳势、最高表面碳浓度及表面碳浓度三者之间变化组合,对渗碳钢18Cr2Ni4WA渗碳后渗层组织、硬度梯度变化趋势的影响。结果表明,渗碳参数之间的合理组合...
关键词:渗碳过程 自适应 18CR2NI4WA 工业计算机控制 表面碳浓度 渗层组织 梯度变化 合理组合 
渗碳后的缓冷工艺探讨被引量:1
《机械工人(热加工)》2006年第4期43-44,共2页姜如松 
某公司的齿轮材料为20Cr,其加工路线为:下料→锻压→车毛坯→热处理(渗碳,淬火、回火)磨削→成品入库。该公司热处理设备为100kW的多用炉,其工艺为920℃×960min,缓冷60min后出炉检查金相(包括表面碳浓度、碳化物形状、渗碳层...
关键词:渗碳层深度 工艺探讨 缓冷 热处理设备 碳化物形状 心部组织 表面碳浓度 20Cr 齿轮材料 加工路线 
气体渗碳质量和产生十种缺陷分析与措施被引量:2
《五金科技》2006年第1期39-41,共3页王荣滨 
气体渗碳在五金制造业中应用较普遍。渗碳钢件表面碳浓度是衡量渗碳质量优劣的主要标准。工业发达国家美国推荐碳浓度为0.85%~0.90%C,日本国为0.80%~0.85%C,原苏联为0.75%~1.0%C。国内尚无统一标准,因生产厂家不同而...
关键词:渗碳质量 气体渗碳 缺陷分析 表面碳浓度 工业发达国家 统一标准 生产厂家 渗碳层深度 网状碳化物 产品质量 
气体渗碳过程中表面碳浓度增长动力学研究被引量:4
《金属热处理》2005年第C00期128-131,共4页佟伟平 任素华 何长树 王强 
本文导出了描述气体渗碳过程中工件表面碳浓度随处理时间变化的数学表达式,并通过文献中提供的实测数据进行了验证。
关键词:渗碳 表面浓度 碳势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