渗层组织

作品数:165被引量:376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相关作者:王红星徐重罗德福李迎光储成林更多>>
相关机构:太原理工大学常州大学西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载运工具与装备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不锈钢表面激光诱导纳米化对氮碳共渗层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表面技术》2024年第21期153-161,共9页张道达 赵龙志 连勇 周洪波 吴孝泉 孟扬 
江西省重点研发计划(20202BBEL53025,20212BBE53044);江西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GJJ214701,GJJ2207504,GJJ2207510);南昌市模具表面处理与加工制造技术重点实验室项目(2021-NCZDSY-003)。
目的探讨不同能量的激光冲击诱导316L不锈钢表面纳米化,对氮碳共渗层组织结构及性能的影响规律。方法采用20、30 J等2种单脉冲能量分别对2组316L不锈钢样品进行激光冲击预处理,另外以无激光冲击预处理样品为对照,对上述3组样品同炉进行...
关键词:激光冲击 奥氏体不锈钢 氮碳共渗 电化学 显微硬度 
TiAl合金表面Si-Co-Y扩散渗层的高温抗氧化性能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3年第12期4276-4283,共8页吕威 李轩 位泽坤 谢小青 贾丽娜 来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961003);四川省科技厅重点研发项目(2022YFSY0036);机械结构优化及材料应用泸州市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SCHYZSA-2022-01,SCHYZSB-2022-01,SCHYZSB-2022-02);四川轻化工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y2022043);智能制造泸州市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ZZ202204)。
采用扩散共渗方法在TiAl合金表面制备了Si-Co-Y渗层,分析了渗层的组织结构、形成机制及其在950℃时的抗氧化性能。结果表明,所制备的Si-Co-Y渗层组织致密,呈多层结构:主要由TiSi_(2)表层,TiSi_(2)+Ti_(5)Si_(4)+Ti_(5)Si_(3)混合组成的...
关键词:TIAL合金 Si-Co-Y渗层 渗层组织 形成机制 高温氧化 
液相等离子体碳氮共渗时间对H13热作模具钢渗层组织及性能的影响被引量:2
《金属热处理》2023年第9期99-105,共7页范兴平 范维 谢雯 
为提高H13热作模具钢的高温抗氧化性能及硬度,采用液相等离子体电解碳氮共渗技术对H13热作模具钢进行了碳氮共渗处理,用XRD、SEM、维氏硬度计等检测手段,对模具钢共渗层的微观结构、物相组成、硬度及高温抗氧化性进行测试,研究了碳氮共...
关键词:H13热作模具钢 液相等离子体电解 碳氮共渗 高温抗氧化 
离子铝氮复合渗对渗层组织性能的影响
《中国表面工程》2023年第1期208-214,共7页康前飞 魏坤霞 安旭龙 刘细良 赵芳利 胡静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1978025,51774052);江苏省第三期优势学科建设项目(PAPD-3);江苏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TAPP);江苏省研究生科研与实践创新计划(SJCX22_1327,KYCX22_2979)资助项目
为解决高温渗铝存在的基体组织粗化及离子渗氮效率低等问题,研发离子铝氮复合渗。以调质态42CrMo钢为材料,先采用电解硝酸铝法在工件表面沉积氢氧化铝膜,然后进行离子渗氮处理,在不影响基体组织性能的前提下,研发离子铝氮复合渗创新技...
关键词:42CRMO钢 离子铝氮复合渗 电解硝酸铝 离子渗氮 化合物层 
离子渗氮温度对Fe-C-Cr-Ni-Mn-V沉淀硬化型奥氏体不锈钢渗层组织和性能的影响被引量:3
《金属热处理》2022年第11期147-152,共6页周武 王敏 赵同新 卢军 杨旗 
上海市虹口区新兴产业重点项目(虹商ZDXM-2019-001)。
采用离子渗氮工艺对一种Fe-C-Cr-Ni-Mn-V沉淀硬化型奥氏体不锈钢进行表面改性处理。利用光学显微镜(OM)、X射线衍射(XRD)、电子探针显微分析仪(EPMA)和维氏硬度计对不同离子渗氮温度下渗层的组织和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Fe-C-Cr-Ni-...
关键词:沉淀硬化奥氏体不锈钢 离子渗氮 温度 相结构 硬度 
添加微量硼对离子渗氮渗层组织性能的影响
《中国表面工程》2022年第2期170-175,186,共7页麻恒 罗琪 魏坤霞 周正华 胡静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774052,21978025);江苏省第三期优势学科建设项目(PAPD-3);江苏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TAPP)资助项目。
以42CrMo钢为材料,探索添加微量硼对离子渗氮效率和渗层组织性能的影响。利用光学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XRD)、显微硬度计、摩擦磨损测试仪等仪器对截面显微组织、物相、截面硬度、渗层韧性以及耐磨性等性能进行测试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关键词:42CRMO钢 硼氮离子共渗  渗层 耐磨性 韧性 
粉末渗锌钢渗层的形成机理及影响因素研究进展被引量:13
《表面技术》2020年第11期141-150,共10页张潇华 于思荣 刘彦 房冉冉 郭丽娟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ZR2019MEM020);校级一般专项资助项目(KY2018020);国家级大学生创业创新训练项目(S201913386007)。
粉末渗锌工艺是一种热扩散表面改性技术,将渗锌剂与钢构件在高温条件下接触,利用原子扩散作用,在构件表面形成一层合金保护层。作为一种工艺简单、环境友好的高效表面防腐处理工艺,粉末渗锌技术可有效改善金属材料的耐磨、耐蚀和耐氧化...
关键词:粉末渗锌工艺 渗层组织 渗层性能 工艺因素 研究进展 
AZ31镁合金固态扩渗La2O3+Zn渗层组织演化过程研究
《材料导报》2020年第18期18093-18097,共5页周立玉 李秀兰 王宣 曾洪亮 余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51701133);四川省教育厅重点项目(18ZA0348);四川理工学院人才引进项目(2017RCL07);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项目(GK201911);钒钛资源综合利用四川省重点实验室项目(2018FTSZ25)。
通过在AZ31镁合金表面固态扩渗La 2O 3+Zn,研究扩渗层的组织演化特征,揭示La 2O 3在扩渗过程中的作用机理。对AZ31镁合金在390℃下进行4 h的表面固态扩渗La 2O 3+Zn粉末,La 2O 3在扩渗剂中的质量分数分别为0.0%、0.2%、0.4%、0.6%。通...
关键词:AZ31 固态扩渗 La 2O 3 ZN 作用机理 物理模型 
怎样对渗碳工件进行检验?
《金属热处理》2020年第4期74-74,共1页
生产中对渗碳工件的主要技术要求是表面硬度,有效硬化层深度(渗层深度)和心部硬度。渗碳工件大多是在载荷较重的情况下服役,而且是关键零件,为了保证这些零件稳定可靠地工作,有时还要对心部组织、渗层组织和渗层硬度分布进行检验。
关键词:渗层深度 心部硬度 渗层组织 有效硬化层 表面硬度 渗碳 心部组织 主要技术要求 
铬对交流电场增强粉末法渗硼层组织和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
《金属热处理》2020年第2期235-238,共4页程伟 谢飞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171032)。
在低硼势粉末法渗硼剂中加入适量的铬粉,于750℃对45钢进行交流电场增强渗硼,研究Cr对电场增强粉末法渗硼的影响。采用光学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和显微硬度计对渗层组织、厚度、相与显微硬度进行观察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含3%硼铁...
关键词:粉末法渗硼 铬粉 交流电场 渗层组织 显微硬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