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女性保贞术母题及其印度文化溯源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王立[1] 

机构地区:[1]大连大学语言文学研究所,辽宁大连116029

出  处:《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42-47,共6页Journal of Ningxia University(Humanities &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基  金:2002年国家社科"佛经文学与古代小说母题比较研究"的子课题;项目编号:02BZW022

摘  要:古代女性保贞术母题往往借助于神物功能,可溯至印度史诗《罗摩衍那》、《摩诃婆罗多》。其文化意蕴有三:(1)在男性为中心的文化中,女性的处女身份,对情节发展和人物命运有意义,“大团圆”结局离不开这一前提。(2)母题体现了对付男性性骚扰方式的巧妙和无副作用,符合女性身份、处境和条件,神奇法术或神物遏制了男性不合理的情欲。(3)母题具有的幽默感和轻喜剧意味,通过反讽艺术得以实现。母题成为保持、提高女性人物价值、强调其贞节身份的关键,这是伦理文化赋予通俗小说审美表现的需要。

关 键 词:小说民俗 母题 印度史诗 女性文学 中外交流 

分 类 号:I206.2[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