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史诗

作品数:66被引量:46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王艳凤孟昭毅阿婧斯王立李鹏飞更多>>
相关机构:内蒙古师范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西藏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和平有可能吗?印度史诗怎么说
《看世界》2024年第1期96-96,共1页索那瑜 
深受印度大人小孩喜爱的《摩诃婆罗多》,是一部像大海般囊括世间一切事物与智慧的伟大史诗。在世界不太平的此刻,我想谈谈里头一则老鼠与猫咪的故事。故事的开始是年老且有智慧的毗湿摩教导前来求教的潘达瓦兄弟中的长子尤迪希拉。
关键词:《摩诃婆罗多》 印度史诗 故事 智慧 
全球文化传播和融合的“经”与“纬”——以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在英国和北美地区的传播与接受为例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3期10-17,共8页高稳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年度一般项目“比较文学视野中的《摩诃婆罗多》《罗摩衍那》与荷马史诗研究”(13BWW059)。
文化作品翻译是文化传播与融合的桥梁。文化译本的质量与数量是影响文化传播的重要因素。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罗摩衍那》在英国的引介远远早于美国,而美国在20世纪中期以后对两部史诗的译介和传播超越了英国。对译本文化的研究以...
关键词:文化传播和融合 《摩诃婆罗多》 《罗摩衍那》 英国和北美地区 传播与接受 
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在中国藏族地区的译介与接受被引量:1
《南亚东南亚研究》2021年第5期125-141,157,158,共19页黄佳瞳 增宝当周 
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自吐蕃时期传入中国藏族地区以来,曾以佛教赞诗、格言、诗歌、散文注释等形式出现在不同类型的文学作品之中。在中国藏族地区独特的历史语境和文化氛围下,通过不同藏族作者的翻译与改写,摩诃故事逐渐融入藏族文...
关键词:《摩诃婆罗多》 中国藏族地区 译介 接受 藏族文学 
印度两大史诗中的战争与民族精神被引量:2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20年第6期57-63,共7页闫元元 
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通过刻画英雄人物在战争中的传奇故事和英勇经历,生动反映了印度文化中的达摩精神、业报思想和种姓制度,对印度民族精神的塑造产生了深远影响。史诗通过对战争正义性的强调,颂扬了印度人对"达摩"...
关键词:印度史诗 摩诃婆罗多 罗摩衍那 战争 民族精神 
印度史诗《罗摩衍那》的味论评析
《美与时代(美学)(下)》2020年第12期103-106,共4页彭绍辉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东方美学的当代化与国际化会通研究”(18XWW003)研究成果。
印度史诗《罗摩衍那》是印度文学的瑰宝,这部历史悠久、涵盖广阔的作品不仅叙述了罗摩与罗刹的斗争,也呈现了多种多样的审美情感,即“味”。借助印度味论诗学,全面而深入地理解史诗中的各种味——通过对其中各个场景、情节的不同常情、...
关键词:罗摩衍那  情感 悲悯 艳情 
想象的历史:印度史诗电影研究被引量:1
《当代电影》2020年第8期107-113,共7页张燕 徐辉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全球视阈下印度宝莱坞电影的类型创作与海外传播研究”(项目编号:18BC046)阶段性成果。
自20世纪初期印度电影诞生以来,史诗电影始终是其优势类型。当下,史诗电影已成为印度电影票房主流、国际开拓主力与文化传播的重要力量。本文以印度史诗电影为研究对象,聚焦主体性建构、英雄叙事与神话隐喻三方面,探讨其特有的民族性与...
关键词:印度史诗电影 宏大叙事 英雄叙事 神话隐喻 
敖见与《罗摩衍那》藏译本
《民族翻译》2020年第2期F0003-F0003,共1页顾葳蕤 敖见(图)  
《罗摩衍那》是著名印度史诗,在印度及世界文学史上地位显著,对整个南亚地区的宗教和文学影响深远,对藏族文化的发展同样也产生了积极影响。国内发现最早的《罗摩衍那》藏文译本,是敦煌出土的吐蕃时期古藏文《罗摩衍那》缩译本,但此后...
关键词:藏译本 《罗摩衍那》 吐蕃时期 季羡林 古藏文 世界文学史 全译本 印度史诗 
印度史诗《罗摩衍那》在印地语文学中的故事演绎
《北方文学》2019年第36期107-107,109,共2页喻妍 
史诗《罗摩衍那》是印度宝贵的文化遗产之一,至今仍反映在作家笔下、活在人们心中,虽然文学家对史诗的再创作可能阻碍了对现实题材的发掘,但是在传承印度文明、维系印度的团结和统一、保护人类共同精神文明财富上起到了难以估量的作用。
关键词:罗摩衍那 印度史诗 印地语文学 
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的反战观
《文学教育》2019年第25期52-53,共2页侯建芳 
史诗均写战争,《摩诃婆罗多》作为史上已有写本的最长史诗也不例外.本文从史诗的布局、结构和结局三个维度对史诗的战争观加以探讨,再经由与荷马史诗、中国汉族边塞诗歌的对比中发现:东方文学中对战争的人道主义关怀与西方文学中对抗争...
关键词:《摩诃婆罗多》 和谐 梵我合一 反战 
印度史诗《罗摩衍那》对泰国的影响
《中国-东盟博览》2019年第5期86-87,共2页钱伟(口述) 
《罗摩衍那》又名《罗摩的生平》或《罗摩传》,与《摩诃婆罗多拼称为印度两大史诗,全书用梵文写成.成书年代大约在公元前三四世纪至公元前二世纪之间,相传作者为诗人蚁垤。《罗摩衍那》的字面意思是“罗摩的游行”:它讲述的是阿逾陀国...
关键词:《罗摩衍那》 印度史诗 泰国 成书年代 SITA 字面意思 公元前 诗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