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贾海霞[1,2] 郭红岩[1,2] 尹颖[1] 王强[1] 孙琴[1] 王晓蓉[1] 朱建国[2]
机构地区:[1]南京大学环境学院,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93 [2]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08
出 处:《科学通报》2007年第10期1136-1140,共5页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批准号:40110817);中国科学院创新方向项目(批准号:KZCX3-SW-440)资助
摘 要:在开放式空气CO_2浓度增加(FACE)平台下,采用盆栽试验,初步研究了CO_2浓度升高至570μmol·mol^(-1)时,水稻叶片对土壤二级Cu污染胁迫的响应.结果表明:当CO_2浓度升高至570μmol·mol^(-1)时,水稻叶片中Cu含量与对照圈(Ambience)相比有降低的趋势,尤其当土壤受到二级Cu污染时,降低趋势更明显;在FACE条件下,二级Cu污染引起水稻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酶)活性在水稻整个生长阶段受到诱导,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和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含量没有显著变化.在自然CO_2浓度下,二级Cu污染造成了SOD酶活性在水稻整个生长阶段受到抑制;而GSH和GSSG含量受到诱导,在拔节期诱导率最大,后期恢复到对照水平.随着水稻生长发育,丙二醛(MDA)的含量不断上升,但是在同一生长阶段FACE圈和Ambience圈各处理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高浓度CO_2下,水稻对二级Cu污染胁迫响应部分指标发生变化的机制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关 键 词:CO2浓度 水稻 土壤污染 铜SOD GSH MDA
分 类 号:X173[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18.19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