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作品数:234190被引量:645163H指数:19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周启星欧阳志云曾光明王连生江桂斌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更多>>
发文主题: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生态环境保护生态文明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青藏高原典型时段火山活动碳释放规模及其环境意义
《地学前缘》2025年第3期350-361,共12页谢显刚 赵文斌 张茂亮 郭正府 徐胜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0YFA06077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930642)。
火山活动等地球深部过程对气候环境的影响是全球变化研究领域的重要议题。新生代青藏高原隆升伴随着多期火山活动和深部碳释放,并且这一时期大气CO_(2)浓度发生阶段性变化,亚洲气候环境格局由行星风系主控转向季风主控。然而,青藏高原...
关键词:火山活动 CO_(2)释放通量 青藏高原 熔体包裹体 
河流汞同位素研究进展
《地学前缘》2025年第3期375-391,共17页何晟 蔡虹明 袁玮 陈玖斌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421003,42473007)。
河流是有毒重金属汞跨圈层循环的重要通道,因而明确河流汞的迁移转化对了解其全球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和生态环境效应至关重要。近十五年来,具有独特“三维”分馏体系的汞同位素已被证实是示踪河流汞来源-转化-归趋的有效手段。成熟的前处...
关键词:汞同位素 质量分馏 非质量分馏 河流 
大气宇宙成因核素10Be在地球科学研究中的应用:进展与展望
《地学前缘》2025年第3期392-407,共16页杨睿涵 杨业 曹振平 徐胜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361144879,42303063);中国博士后基金面上项目(2023M732581);天津大学科技领军创新人才培育项目。
高能宇宙射线及其次级粒子与大气和地表物质中的原子发生反应,分别生成大气和原位宇宙成因核素。大气成因10Be主要由散裂中子与大气中的氧和氮原子发生核反应生成,被气溶胶吸附后在大气层中迁移并通过干湿沉降过程沉积到地表。相比于14C...
关键词:大气成因10Be 沉降通量 古地磁场强度 古气候降水 地表风化 
全球变化、层圈相互作用研究与地球系统科学
《地学前缘》2025年第3期1-6,共6页刘丛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293262)。
全球变化是自然过程与人类活动协同作用的结果,是人类活动主导下地球系统发生的结构性转变,其核心在于地球系统有限承载力与人类无限发展需求之间的矛盾,表现为气候、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的变化。圈层相互作用是驱动全球变化的关键因素,...
关键词:地球系统科学 全球变化 圈层相互作用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可持续发展 
流域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与表层地球系统层圈相互作用
《地学前缘》2025年第3期62-77,共16页李思亮 王欣楚 戚羽霖 钟君 丁虎 文航 刘学炎 郎赟超 易沅壁 王宝利 刘丛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221001,42293262)。
流域是表层地球系统中相对独立的单元或子系统,通过对流域系统性和综合性的研究能更深刻地理解表层地球系统层圈相互作用。流域物质循环是全球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表层地球系统各层圈之间的能量和物质循环状态,同时...
关键词:表层地球系统 流域 生物地球化学 层圈相互作用 全球变化 
表层地球系统科学视角下的生态系统科学研究
《地学前缘》2025年第3期78-91,共14页王铁军 晏智锋 宋照亮 周浩然 孙新超 陈伟 李攀 刘丛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293262,R212400)。
表层地球系统科学强调地球圈层间相互作用的整体性、动态平衡和互馈机制,为研究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及其演变规律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提供了新的理论框架和方法体系。本文从表层地球系统科学的视角出发,探讨了生态系统科学在相关研究领...
关键词:表层地球系统科学 生态系统科学 互作机制 全球变化 
社会-生态系统科学与人类世可持续发展
《地学前缘》2025年第3期105-117,共13页李磊 徐鹏 曾昭 赵丹丹 马韶君 刘丛强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气候变化对大城市安全和社会治理的影响及对策研究(24&ZD150)”。
社会-生态系统科学在“人类世”背景下,为应对全球可持续发展挑战提供了重要理论指导与实践路径。本文首先从社会、经济、环境与生态四个维度分析当前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面临的主要挑战;其次,梳理了社会-生态系统科学的理论框架及历史演...
关键词:人类世 系统科学 可持续发展 生态系统 
同位素地球化学与地球系统圈层相互作用和全球变化研究
《地学前缘》2025年第3期137-155,共19页陈玖斌 郑旺 刘羿 孙若愚 袁玮 孟梅 蔡虹明 刘丛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421003,42293262)。
地球系统是由地质圈、生物圈和人类圈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研究这一复杂系统各圈层内部和圈层之间的物质能量交换及其动力学机制是地球系统科学研究的核心内容。圈层之间的物质能量交换主要受控于水和主微量元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因此,...
关键词:同位素地球化学 同位素分馏机制 地球系统科学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圈层相互作用 全球变化 
地球宜居性演化中的卤素角色:从地质时间尺度看有机卤起源与有机卤呼吸微生物进化
《地学前缘》2025年第3期156-167,共12页杨毅 钟音 汪善全 王红岩 廖恒毅 王欣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3YFE01220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177220)。
地球宜居性的演化与大气和海洋中氧气含量的变化密切相关,特别是大氧化事件(Great Oxidation Event,GOE)和新元古代氧化事件(Neoproterozoic Oxygenation Event,NOE)这两个关键的氧化事件。这些事件不仅影响地球的铁矿物形成过程,还对...
关键词:卤素循环 地球宜居性演化 脱卤微生物 有机卤呼吸 还原脱卤酶 
基于流域系统水文水环境耦合模型的氮循环研究进展
《地学前缘》2025年第3期183-195,共13页弓耀奇 岳甫均 刘鑫 郭田丽 王浩阳 李思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293262,42073076)。
在气候变化和强人类活动等多重因素的耦合影响下,活性氮输入过量,加剧了陆地生态系统氮素向水生生态系统的流失,影响了流域水环境质量。识别流域内氮素来源及其转化过程的时空变化特征,已成为防控流失及改善环境质量的首要任务。由于氮...
关键词:氮循环 流域 模型 滨海流域 过程模型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