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世

作品数:618被引量:1219H指数:1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相关作者:姜礼福刘魁吴冠军刘东生刘英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华东师范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清华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社会-生态系统科学与人类世可持续发展被引量:1
《地学前缘》2025年第3期105-117,共13页李磊 徐鹏 曾昭 赵丹丹 马韶君 刘丛强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气候变化对大城市安全和社会治理的影响及对策研究(24&ZD150)”。
社会-生态系统科学在“人类世”背景下,为应对全球可持续发展挑战提供了重要理论指导与实践路径。本文首先从社会、经济、环境与生态四个维度分析当前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面临的主要挑战;其次,梳理了社会-生态系统科学的理论框架及历史演...
关键词:人类世 系统科学 可持续发展 生态系统 
野性的潜能:从生命本体到人类世感知
《艺术传播研究》2025年第3期59-72,共14页蔡潇 
有哲学家认为植物独特的灵魂存在要求它成为其他事物的通道、出口或媒介,植物灵魂和“植物-思维”的优势在于让其他事物通过“它”而不会减损其他事物的他性。如果它们生长是为了更有效地扮演这一角色,更好地欢迎其他事物,那么艺术的存...
关键词:野性的潜能 生命本体 人类世感知 植物主宰 
植根大地之上:人类世的植物转向
《艺术传播研究》2025年第3期26-43,共18页韩晓强 
“植物转向”正在成为全球性的理论浪潮,它跨越了科学、政治、哲学和艺术等维度,指向了全球植物境遇背后的知识和权利症结,并谋求一种消除植物盲症、捍卫植物权利、恢复植物自由的理论与方法。植物转向既是对“人类世”问题的最新回应,...
关键词:植物转向 植物-思维 植物艺术 嫁接 人类世 
菌络与人类:人类世美学范式下的艺术和生命形式
《艺术传播研究》2025年第3期44-58,共15页张晓佳 
历史上,植物通常被研究者视为人类活动的“绿色背景”。近年来,人类学已经将其视域界限推向了多物种和“超越人类”的范围,动物、植物和其他生物已成为其关注和理论化的焦点。生物学家、人类学家和艺术家尤其从菌根关系中获得诸多启发...
关键词:菌根关系 真菌艺术 后人类 艺术人类学 植物转向 
原点与探赜
《开放教育研究》2025年第2期F0003-F0003,共1页米川 
“人”是教育的原点或阿基米德点。当下,人工智能正迅速把人类带进人机共生时代。从人类世到人机世,这种可称之为“元人类”或“新智人”的“人”的涵义早已与以往迥然不同,而于“人的焦虑”中产生的“人的价值与尊严何在”之追问,引发...
关键词:人工智能 人类世 教育焦虑 阿基米德点 主体性 原点 三个关键词 人的价值 
走出人类世的哲学困境——斯蒂格勒关于技术“无知化”与“再知识化”的思考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25年第3期8-13,共6页罗玉萍 丁昊洋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19FZXB012);郑州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2024ZZUJGXM030)。
随着当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巨量网络化的第三记忆正在加速人类的“无知化”进程。斯蒂格勒借用地质学中的人类世概念形容人类当前的“无知化”现状。他从技术逻辑出发,借古希腊神话传说构建技术存在论的内在结构,从广义器官学的哲学...
关键词:人类世 技术存在论 斯蒂格勒 
人类世背景下当代自然书写对荒野观的重构
《长江学术》2025年第1期7-14,共8页 徐贞 
科技部外专项目“新文科视域下英语文学教育现代化和创新研究”(G2023153014L)。
人类世背景下当代英美自然书写对荒野观的重构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在写作主题上,当代自然书写重构荒野观的显著特征是物的转向;在建构方式上,主要表现为强调人类与非人类之间的“跨肉身性”与“交互关联性”,主张跨地域与跨文化对话;在...
关键词:荒野文化 树木生态批评 环境文学 生态叙事 
《人类世的“资本论”》生态思想刍议
《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5年第1期34-39,共6页姜涛 
斋藤幸平《人类世的“资本论”》以通俗易懂的语言阐释了“去增长共产主义”。该书生态思想具有内在而深刻的理论和时代出场逻辑:斋藤幸平对马克思晚年手稿中思想的剖析,为该书生态思想出场奠定了理论基础;“人类世”生态危机的原形毕...
关键词:斋藤幸平 《人类世的“资本论”》 去增长共产主义 生态思想 
21世纪气候变化批评的理论向度及学术实践——生态批评的新垦拓
《社会科学研究》2025年第1期212-219,共8页胡志红 王洵 
2021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欧美生态批评文献整理与研究”(21XWW005)。
作为一种研究文学与人为气候变暖之关系的新型理论范式,21世纪气候变化批评诞生于困境与机遇并生的人类世语境之下。一方面,它对时间性、空间性和主体性概念的生态重审推进自然史和人类历史深度交织的认识论转型,重构气候区域主义与生...
关键词:人类世 气候变化批评 理论向度 学术实践 
生态文学:构筑一种人类世的大文学观
《天涯》2025年第1期20-26,共7页汪树东 
长久以来,作家、批评家和学者对生态文学的隔膜和误解太深。在笔者看来,生态文学的崛起,已经对传统文学观构成了一种缓慢但坚定的挑战,我们必须好好地领悟这种挑战中暗含的启示,才能更好地从事文学事业。生态文学其实要构筑的是一种人...
关键词:生态文学 大文学观 人类世 文学事业 传统文学观 批评家 挑战 构筑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