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给”字句的语义类型与语义特征  被引量:16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周红[1] 

机构地区:[1]上海财经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上海200083

出  处:《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8-14,共7页Journal of Ningxia University(Humanities &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摘  要:“给”字句源于“给予图式”,包括四个语义要素(给予者、接受者、给予动作和给予物)和两个事件(“有意给予”与“事物转移”),其原始句式义是“给予事物义”。在此基础上,通过隐喻机制和功能扩展,又引申出四种语义类型:给予行为、有意给予支配、给予变化与无意给予支配。然后,从意识性、受影响性、有界与无界、实现与非实现、可控与不可控等方面分析了五种语义类型之间存在的语义关联性。最后,探讨了“给予”句式义与“给”的词汇义之间的双向互动关系,得出了“给”字句的语义演变过程。

关 键 词:“给”字句 语义类型 语义特征 句式语法 功能扩展 

分 类 号:H136.1[语言文字—汉语]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