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气逆、肝气郁两证发病与个性特征和情绪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8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乔明琦[1] 张惠云[1] 王文燕[1] 于霞[2] 殷静海[3] 陈雨振[3] 张红 

机构地区:[1]山东中医药大学,济南250014 [2]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青岛266003 [3]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济南250011 [4]中国中医药科技开发中心,北京100027

出  处:《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7年第5期349-352,共4页JOURNAL OF BASIC CHINESE MEDICINE

基  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资助项目:"五志伤五脏"与"多情交织共伤一脏"假说检验(2000-J-P-02);国家973计划项目子课题:愤怒和郁怒诱发情志病证发病机制及干预(2006CB504804)

摘  要:目的:探讨面对同一情志刺激,产生肝气逆肝气郁两证的个性原因及其情绪特点。方法:运用艾森克(成人)人格问卷(EPQ)、自评抑郁量表(SAS)、汉密顿自评焦虚量表(SDS)量表对两证180例患者进行了个性及情绪状态测量研究。结果:两证组在EPQ的N向量中得分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肝气逆证组E向量得分明显高于正常对照及肝气郁证组(P<0.05),肝气郁证组则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肝气逆证组SAS标准总分明显高于肝气郁证组及正常对照组(P<0.05,P<0.01)。肝气郁证组SDS标准总分显著高于肝气逆证组与正常对照组(P<0.05,P<0.05)。肝气逆证组患者个性多外向气质类型和多胆汁质,情绪表现以焦虚为主;肝气郁证则多内向和抑郁质,情绪以抑郁为主。结论:两证患者所共有的神经质倾向,是其易于产生两证的共同个性基础;两证个性不同的内外倾向和气质类型,是面对同一情志刺激而分别表现出不同情志反应的个性原因。

关 键 词:肝气逆 肝气郁 个性特征 情绪 

分 类 号:R228[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