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第二语言学习理论对少数民族汉语教育的启示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王富珍 

机构地区:[1]林芝地区第一中学

出  处:《西藏教育》2007年第5期3-4,共2页

摘  要:第二语言是相对于第一语言存在的。第二语言是指本族语掌握之后习得的语言,而第一语言是指幼儿时期习得的语言,即母语。语言学习包括习得和学习两种方式。盛炎先生认为:“学习”是获得,是信息或技能的保持。它包括能动地自觉地精力集中地参与有机体内外的活动。一般是在学校环境中有意识地掌握第二种语言的过程和方式,它注重语言形式,过程由自觉到不自觉(即自动化熟巧)。

关 键 词:语言学习理论 汉语教育 少数民族 第一语言 第二语言 不自觉 幼儿时期 “学习” 

分 类 号:H09[语言文字—语言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