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汉语教学中“主动纠错行为”的负效应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杨立琴[1] 李立臣[1] 

机构地区:[1]河北保定师范专科学校中文系

出  处:《教育艺术》2007年第6期46-47,共2页

摘  要:“主动纠错行为”是指在对外汉语教学活动中,在错误可能被预见的情况下,当学生的语言错误还没有发生的时候,教师主动地就可能发生的错误进行讲解的教学活动。在一般的教学活动中,提示与纠正错误是有益的教学行为。但是,在初级汉语教学活动中,笔者认为,主动纠错有时不仅无益,反而妨碍了学生的语言学习进程。

关 键 词:教学行为 汉语教学 负效应 教学活动 语言错误 对外汉语 纠正错误 “主动纠错行为” 

分 类 号:H195[语言文字—汉语]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