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崔世海[1,2] 杨静[1] 刘树深[2,3] 王连生[2]
机构地区:[1]南京师范大学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 [2]污染控制与资源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大学环境学院,南京210093 [3]长江水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同济大学环境学院,上海200092
出 处:《中国科学(B辑)》2007年第3期248-253,共6页Science in China(Series B)
基 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批准号:2003CB4150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20577023);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批准号:2001AA640601-4)资助项目
摘 要:基于分子电性距离矢量描述子(MEDV)表征236种有机污染物的分子结构,应用最佳子集回归与偏最小二乘方法建立化合物的生物富集因子与其分子结构之间的相关QSAR模型.结果显示,影响其生物富集活性的分子结构碎片为—CH2、—X、—C≮、—C≮、—O—,所建立模型具有较高的估计相关系数及LOO(leave-one-out)检验相关系数,表明模型具有良好估计能力与稳定性,同时应用训练集样本构建的QSAR模型预测外部检验集,表明训练集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
关 键 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生物富集因子 分子电性距离矢量 QSAR
分 类 号:X132[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