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朱国华[1]
出 处:《文艺理论研究》2007年第3期71-77,共7页Theoretical Studies in Literature and Art
摘 要:本文结合中国语境对布迪厄所构建的反思性社会学诗学进行了四个方面的批判性探讨。首先,就布迪厄的艺术祛魅观点,作者认为中国的情形不仅是无魅可祛,而且还召唤艺术的超经济逻辑的精神;其次,作者指出了布迪厄对于艺术自主性论述的二难困境,同时还论证了对中国现实境遇而言,艺术自主性的幻象还仍然构成了重要的抵抗空间;第三,作者认为,提请关注布迪厄社会学诗学跨语境运用时应当注意的工具价值;最后,作者分析了作为一种社会学角度切入的理论,布迪厄理论的种种盲点。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