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浆凝血酶调节蛋白检测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血浆凝血酶调节蛋白检测的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卢兴国[1] 童杰峰[1] 张强[1] 张茂[1] 沈汉超[1] 傅国胜[1] 陈焰[1] 张佩利[1] 曹越兰[1] 束美宝[1] 徐根波[1] 

机构地区:[1]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浙江杭州310009

出  处:《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07年第7期1451-1453,共3页Chinese Journal of Pathophysiology

摘  要:目的:探讨血浆凝血酶调节蛋白(PTM)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用ELISA法测定979例PTM,并以60名健康人为对照。结果:对照组PTM(20.40±7.72)μg/L,无性别和年龄差异。疾病组PTM水平,原发性慢性肾小球疾病肾功能衰竭(CRF)高于无CRF,败血症高于非败血症,多脏器功能衰竭(MOF)高于无MOF,均为P<0.01;分别以>70、>50和>40μg/L为标准,预示CRF、败血症和MOF的灵敏度为85.7%、86.6%和77.8%,特异性为82.4%、89.5%和77.3%,阳性预示值为77.8%、76.5%和73.7%。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尿蛋白阳性组PTM高于阴性组;糖尿病并发症高于无并发症,微血管病变高于大血管病变(均P<0.01);以PTM高于正常上限值为标准,预示SLE尿蛋白阳性临床肾损害、糖尿病并发症和微血管病变的灵敏度为77.8%、53.4%和71.2%,特异性为92.3%、97.1%和97.1%,阳性预示值为93.3%、98.6%和97.9%。急性白血病(AL)和多发性骨髓瘤(MM)初诊时PTM升高,两病并发肾衰时极度升高(P<0.01)。动态检测多发伤、脑卒中急性期和恢复期、AL和MM化疗前后、癌症术前后PTM与病情变化相关。分析微血管病变疾病PTM高于大血管病变疾病(P<0.01),以高于正常上限值(35.54μg/L)为标准,预示微血管病变灵敏度为77.7%、特异性71.2%,阳性预示值75.6%。结论:PTM是评估微血管病变疾病的良好指标,也是预警或评估疾病严重程度及其演变或疗效观察的有用指标。

关 键 词:凝血酶调节蛋白 血管疾病 

分 类 号:R363[医药卫生—病理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