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刘小枫[1] 曹锦清[2] 孙歌[3] 贺照田[3] 庄孔韶 丁耘[5] 渠敬东[6] 卢晖临[7] 应星[8] 赵晓力[9] 麻国庆[10] 张旭[11]
机构地区:[1]中山大学哲学系 [2]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学系 [3]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4]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 [5]复旦大学哲学系 [6]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7]北京大学社会学系 [8]中国政法大学社会学院 [9]清华大学法学院 [10]中山大学人类学系 [11]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
出 处:《开放时代》2007年第1期5-48,共44页Open Times
摘 要:2006年11月4日至5日“,第三届开放时代论坛”在广州帽峰山举行。来自北京、上海及广州的二十余位学者,“对社会主义新传统”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自共产主义运动兴起尤其是1949年之后开启的社会主义实践,不仅对我国社会制度,而且对人们观念及行为的重新建构,都留下了深远的影响。改革开放之后,作为社会改造工程的社会主义实践暂告结束,但30年间形成的制度及观念的遗产并不随之消隐,毋宁说它正生成为一种新的传统即社会主义新传统,流淌于我国当代社会生活之中。略显遗憾的是,复苏于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中国学术,对此新传统尚欠缺足够意识,并没有自觉地将之作为观察、研究当代中国社会问题的视角之一。“以作为学术视角的社会主义新传统”作为本届开放时代论坛的主题,意味着我们并不希望在此场合开“展左”“或右”的立场之争,也不表明我们要“对社会主义新传统”作出价值判断。我们只是希望本届论坛所开展的这一话题,对推进中国研究稍有助益。本刊拟在本年度继续此一话题的讨论,并欢迎来稿。以下文字乃根据现场录音整理而成,并经发言者审阅校正。文中小标题为编者另拟,在内容编排上也并非严格依照现场发言的次序。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22.48.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