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极双针电极肌电图探测技术  被引量:5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张炳谦[1] 刘薇[2] 李陆一[3] 王黎明[2] 

机构地区:[1]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肌电图室,郑州450052 [2]河南省直机关第一门诊部,郑州450003 [3]河南省人民医院,郑州450003

出  处:《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7年第5期30-33,共4页Chinese Journal of Practical Nervous Diseases

摘  要:目的探索出一种能够替代同芯针电极来探测肌肉生物电变化的探测电极及方法。方法81例受试者,正常人组27例,神经源性疾病组42例,肌源性疾病组12例。并从以上三组中随机选出18例混合人群,作为二种电极的自身配对比较组。替代电极:利用市售一次性无菌针灸针2支。结果单极双针电极探测出自主MUP波形分化良好。与同芯针电极获得的MUP比较,MUP波形相对低小,时限及波幅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01)。单极双针电极神经源组MUP时限及波幅均高、宽于正常组,呈极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而肌源组MUP时限及波幅则均低、短于正常组,有统计学意义差异(P<0.001)。单极双针电极探测出自发电位活动的阳性率为52.63%,与同芯针电极测出自发电位活动的阳性率47.37%比较,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对18例综合组MUP自身配对比较,显示两种针电极的相同肌肉MUP各参数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确立了用一次性针灸针替代同芯针电极来探测肌肉电生理活动的单极双针电极探测法诊断技术。建立了部分肌群的单极双针电极探测法的MUP正常值。通过临床神经源组,肌源组与正常组的组间对比,组间MUP的阳性改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传统肌电图改变特征相同,证明临床应用可行。

关 键 词:单极双针电极 肌电图 探测电极 

分 类 号:R741.044[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