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曹志清[1]
机构地区:[1]泰山学院党委宣传部理论科
出 处:《学术论坛》2007年第8期1-4,21,共5页Academic Forum
基 金:泰山学院科研资助立项项目(P04-1-05)--<马克思恩格斯环境哲学思想体系研究及现代价值>
摘 要:马克思主义新自然观经历了一个从萌芽到成熟的发展过程。从一定层面讲,马克思和恩格斯是环境哲学和生态社会学研究领域的先行者。在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中蕴涵着丰富而深刻的环境哲学思想。他们提出的人与自然统一的理论、合理地调节人类与自然相互关系的设想以及实现人类从自然界两次提升的理想等,构成其环境哲学思想的基本内核。深入挖掘和梳理这些思想,对于我们今天进行环境保护和解决生态环境问题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 键 词:马克思恩格斯 环境哲学思想 形成过程 基本内核 现实意义
分 类 号:X2[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