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争鸣”的校园流行语  被引量:3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马刚[1] 李艳[1] 胡安琪[1] 

机构地区:[1]青岛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山东青岛266109

出  处:《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9期64-66,共3页Journal of Leshan Normal University

摘  要:校园流行语有其独特的意象、普遍的知识性、诙谐的趣味性和特有的青春气息,给校园注入了一股清新之气。然而,它又具有较强的群体性、封闭性、隐秘性等特点,给学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剖析其产生、发展的社会、心理因素,有助于人们更好地了解校园文化、当今大学生特有的心理状态和文化价值取向,从而更客观地对待这一特殊的语言现象。

关 键 词:校园流行语 社会因素 心理因素 

分 类 号:H136.4[语言文字—汉语]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