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蒲书箴[1] 廖启煜[1] 于惠苓[1] 赵新 徐贤俊[1]
机构地区:[1]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出 处:《海洋学报》1997年第3期1-9,共9页
基 金:国家南极委员会
摘 要:利用我国第九次南极考察队获得的德雷克海峡地区水温资料,并结合国外锚碇浮标和测流资料,分析和研究了德雷克海峡绕极流和锋面的时间变化和空间变化。研究表明,德雷克海峡绕极流的流速共有3个强流区,就德雷克海峡上层海流的空间变化而言,以亚南极锋附近的海流最强,流向和流速也最稳定少变。德雷克海峡深层海流的空间分布特点与上层海流的空间分布特点不同,深层流速明显减弱,且稳定性差。德雷克海峡绕极流有着明显的时间变化,但是这种时间变化因地而异·极锋附近在冬春季节是稳定的深层北向流,它与南半球高纬度的冬、春季节的Ventila-tion过程有着密切的关系,德雷克海峡上层水温的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锋面分布特征。水温在德雷克海峡的高纬度区更加稳定少变,而极锋附近深层海水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最大。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