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书箴

作品数:31被引量:170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更多>>
发文主题:热带西太平洋厄尔尼诺海流热带太平洋深层水更多>>
发文领域:天文地球水利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地球科学进展》《海洋通报》《海岸工程》《大气科学》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海洋局青年海洋科学基金中央级科研院所社会公益研究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埃默里冰架北缘海洋水文特征的变化被引量:4
《极地研究》2010年第3期244-253,共10页蒲书箴 葛人峰 董兆乾 于卫东 史久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376009)"南印度洋的南极水团;锋区和环流极其年际变化";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06BAB18B02)"南大洋水团与环流监测技术及应用研究"资助
利用中国第24次南极科学考察队(2007/2008)观测的CTD资料,分析了埃默里冰架北缘的温度、盐度、密度的空间分布,并与中国第22次南极科学考察队(2005/2006)观测的CTD资料进行了比较。比较后发现埃默里冰架北缘海域的最新变化是跃层深度明...
关键词:埃默里冰架 海洋水文特征的变化 中层暖水 海-冰-气相互作用 
Emery冰架北缘热盐结构的不均匀性及其成因被引量:8
《海洋科学进展》2007年第4期376-382,共7页蒲书箴 葛人峰 董兆乾 于卫东 史久新 项宝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南印度洋的南极水团;锋区和环流极其年际变化(4037600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艾默里冰架边缘冰间湖的成因;变化及冰-海相互作用(40676011)
根据2005—2006年夏季中国南极第22次南极科学考察的海洋水文资料(64°00′~69°15′S,68°00′~76°00′E),分析了普里兹湾内Emery冰架北缘浮冰区的水团性质。发现Emery冰架东西两端的表层热含量明显高于Emery冰架北缘中部。此...
关键词:Emery冰架 浮冰 热盐结构 不均匀性 冰间湖 
南印度洋绕极深层水的性质和空间分布以及南极绕极流的作用被引量:2
《海洋科学进展》2007年第1期1-8,共8页蒲书箴 董兆乾 于卫东 卢燕 项宝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南印度洋的南极水团;锋区和环流及其年际变化研究(40376009);南极普里兹湾水团和环流特征与冰架相互作用过程研究(40231013);南大洋海冰区碳循环的研究(49836010);国家科技部中央级科研院所社会公益研究专项--南极普里兹湾和东南印度洋的水团和锋区研究(2003DIB4J135);南极普里兹湾海洋学环境和变异观测研究(2005DIB3J114);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南大洋水团;环流变化及其气候效应(2006BAC06B02)
利用世界大洋环流实验的南大洋观测温度、盐度和溶解氧资料,分析并说明了南印度洋绕极深层水的性质和空间分布特征,比较了30°E,90°E和145°E断面上温度、盐度和溶解氧的垂直分布及其异同,着重指出,在南印度洋的这3个不同经度断面上,...
关键词:南印度洋 绕极深层水 水团性质 空间分布 
东南印度洋各锋位置和走向的季节变化及其与风场变化的关系被引量:3
《海洋学报》2007年第2期18-24,共7页贺志刚 董兆乾 蒲书箴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3760094023101349836010);国家科技部中央级科研院所社会公益研究专项项目(2003DIB4J1352005DIB3J114)
利用剖面浮标的温盐观测资料和上层温度观测资料以及ECCO风应力数据研究了东南印度洋各主要海洋锋的位置、走向和风场的季节变化,并初步分析了亚热带锋(STF)和亚南极锋(SAF)的成锋机制.季节平均的夏季和冬季厄加勒斯锋(AF)分别...
关键词:东南印度洋  风场 季节变化 成锋机制 
ENSO期间热带西太平洋势能的年际变化
《海洋科学进展》2005年第3期256-264,共9页蒲书箴 于卫东 程军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太平洋-印度洋暖池的Argo浮标观测(2002CB714001)
利用1986/1987ENSO事件前后的深水CTD资料,计算了热带西太平洋(141°~165°E,10°N^10°S)相对于不同等压面的势能空间分布和时间变化。结果表明,ENSO期间热带西太平洋单位面积上水柱的势能明显减小,而热带西太平洋势能的经向变化明显...
关键词:热带西太平洋 ENSO 势能 年际变化 
北太平洋热含量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及其与阿留申低压的关系被引量:5
《海洋科学进展》2004年第4期417-428,共12页程军 于非 蒲书箴 郭品文 
海外杰出青年基金项目---太平洋环流变异及其与西边界边缘海的相互作用(40028605)
使用经验正交函数(EOF)等方法,分析了北太平洋(20°~60°N,120°E~120°W)上层海洋热含量(HST)、海表面气压(SLP)、海表感热和潜热通量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并探讨了北太平洋HST与阿留申低压在年代际时间尺度上的关系。研究表明:第1特征...
关键词:北太平洋 年代际变化 HST 阿留申低压 海表热通量 
热带西太平洋浮力频率的垂直分布和经向变化被引量:2
《海洋科学进展》2004年第3期275-283,共9页蒲书箴 于卫东 程军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太平洋-印度洋暖池的Argo浮标观测(2002CB714001)
根据实测资料(1986-1990年),分析了热带西太平洋(165°E,10°N~10°S)浮力频率的垂直分布和经向变化,讨论了浮力频率与海水稳定度和海洋内波位能的关系。分析结果表明,赤道海域浮力频率的垂直分布和经向变化具有明显的年际变化。其垂...
关键词:热带西太平洋 浮力频率 分布 变化 
青岛附近夏季风和海面坡度对沿岸流的影响被引量:1
《海洋通报》2004年第2期1-7,共7页蒲书箴 程军 张义钧 石强 骆敬新 范文静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重大气候和天气灾害形成机理和预测理论研究 (G1998040900 第一部分) 资助
根据 1999—2001 年月平均海面高度资料讨论了青岛和胶州湾附近海面高度的年变化。结果表明:各验潮点夏季的海面高度普遍高于冬季的海面高度,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此外,夏季胶州湾口外的海面高度低于胶州湾内的海面高度,表现为由北...
关键词:胶州湾 海面坡度 季风 沿岸流 
普里兹湾附近物理海洋学研究进展被引量:23
《极地研究》2003年第1期53-64,共12页蒲书箴 董兆乾 
中央级科研院所社会公益研究专项资金项目 ( 2 0 0 1DIA5 0 0 40 )
本文主要利用近三十年来的文献资料 ,概述了普里兹湾及其邻近洋区物理海洋学研究的进展。其主要内容包括 :1 .开展普里兹湾及其邻近海域物理海洋学研究的科学意义 ;2 .现场考察的综述 ;3.水团分布及其物理特性 ;4.海流观测及其分析 ,与...
关键词:普里兹湾 物理海洋学 海流观测 水团 南大洋 海冰 
中国的海气相互作用研究(1998-2002)被引量:3
《海洋科学进展》2003年第1期107-121,共15页蒲书箴 赵进平 于卫东 赵永平 杨波 
"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厄尔尼诺数值预测模式 (2 0 0 1 BA6 0 3 1 3 -0 4)资助项目
概述了近4a年来(1998年7月—2002年7月)中国在大尺度海气相互作用研究方面的进展。包括7个方面的内容:现场观测和海洋考察;热带太平洋海气相互作用研究;与季风有关的海气相互作用研究;北太平洋海气相互作用研究;印度洋海气相互作用研究...
关键词:海气相互作用研究进展 不同时空尺度 海气变化 气候异常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