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编在戏剧传播中的价值——从汤显祖对《牡丹亭》改本的批评谈起  被引量: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王省民[1] 邹晓春[1] 

机构地区:[1]江西省东华理工学院中文系

出  处:《四川戏剧》2007年第5期20-22,共3页Sichuan Drama

基  金: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项目批准号:YS0508

摘  要:戏剧的传播,主要不是通过书面阅读的途径,而是通过搬上舞台.由演员表演给广大观众欣赏。要使戏剧能搬上舞台,就必须改编剧本,使剧本适应演出的需要,改编是演出传播的起点。剧本改编往往是在一定的戏曲观念指导下进行的,改编的过程往往是改编者戏曲观念由抽象到形象.由意识到物质的过程.经过改编的新剧作能够真实地反映出戏曲改编者的审美意识和情感倾向。改编是《牡丹亭》传播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有关剧本改,编的各种争议,贯穿于《牡丹亭》的整个传播历史.一直延续至今。

关 键 词:《牡丹亭》 改编剧本 戏剧传播 汤显祖 批评 价值 戏曲观念 审美意识 

分 类 号:I207.3[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