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患者治疗前后多项诱发电位的变化  被引量:5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吕望强 胡若笑 张载福 朱建唯 陈兴时[2] 

机构地区:[1]浙江省金华市第二医院精神科,金华321016 [2]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神经生理室

出  处:《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7年第9期640-641,共2页Chinese Journal of Physical Medicine and Rehabilitation

摘  要: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事件相关电位P300、听觉诱发电位(AEP)和脑干听觉反应(ABR)的特征以及治疗前、后诱发电位的变化。方法应用国产WOND2000C脑诱发电位仪,记录35例抑郁症患者和32名正常成人的P300、AEP和ABR,于治疗9个月后进行P300、AEP和ABR复查。结果①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抑郁症组多项诱发电位主成分(P300-P3靶潜伏期、AEP-P2波幅和ABR-波V波幅)延迟,波幅降低(P<0.05~0.01)。②随访提示:P300中的P3靶潜伏期和波幅、AEP中的P2潜伏期和波幅以及ABR中的波Ⅲ潜伏期和波V波幅改变可能是属于该疾病的状态标志。结论抑郁症患者的诱发电位变化为状态标志,多项诱发电位指标联合应用可作为抑郁症治疗监测的有价值指标。

关 键 词:事件相关电位 P300 听觉诱发电位 脑干听觉反应 抑郁症 

分 类 号:R749.4[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