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杨杰[1]
机构地区:[1]安徽理工大学附属医院儿科,安徽淮南232001
出 处:《中国现代医生》2007年第10Z期60-61,共2页China Modern Doctor
摘 要:目的探讨儿童药物性肝病常见诱发药物、临床表现、分型及预后,提高儿科医师对该病的认识。方法询问既往肝病史,对相关症状、体征和血常规、肝功能、各种肝炎病毒标志物,TORCH标志物,肝胆B超,角膜K—F环检查,治疗用药及转归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诱发急性药物性肝病的药物,大环内酯类20例(47.62%),β-内酰胺类抗生素8例(18.9%),解热镇痛药6例(14.21%),抗病毒药4例(9.5%),草药2例(4.7%),抗结核和抗癫痫药各1例。42例均有肝功能损害,ALT增高达90~900U/L,其中AST增高达80~180U/L29例,发热8例,纳差22例,皮疹5例,腹痛1例,多器官功能障碍1例,肝大6例,黄疸6例。结论药物对儿童肝脏损害不少见,应引起儿科临床医师的足够重视。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