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刘长华[1]
机构地区:[1]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 处:《理论与创作》2007年第5期89-93,共5页Criticism and Creation
基 金:湖南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评审委员会课题(0606027A)<20世纪湖南作家与世界文学>;湖南省教育厅优秀青年项目(06B062)<现代湖南作家与世界文学>成果之一
摘 要:诗人彭燕郊,于1947年7月被国民党政府抓进桂林虞山监狱0诗人饱受一年多之久的监狱煎熬。这是一份特殊的存在体验,以刻骨铭心的方式融入了诗人的血液之中,也融入以诗歌为生命的彭氏所陶铸的作品之中,为中西监狱文学族群中注入了一个“案例”。其实,在整个文学谱系之中,狱中文学所包涵的主题思想、情感诉求、作者心态、艺术操作、社会视角、文化内涵等等,都显示出了独立的品格和鲜明的个性,都足以引起文学史去认真关注和全面考察的。遗憾的是,由于种种原因,它基本上处在被遗忘的角落了。它需要我们一步一步地走近它,客观地展现这么一个固有的真实。本文正是站在走近监狱文学这一视阈之下,对彭燕郊桂林狱中文学展开个案探析的。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