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傅道彬[1]
机构地区:[1]哈尔滨师范大学中文系
出 处:《文艺研究》2007年第11期100-108,共9页Literature & Art Studies
摘 要:"诗可以怨"是周代礼乐文化背景下产生的诗学观念,与现代西方"愤怒出诗人"的诗学理论有着重要差别。"怨"是儒家否定和限制的一种情感,"勿怨"才是儒家倡导的君子人格。以孔子为代表的思想家把"诗"看成是礼乐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因此"诗可以怨"强调的是怨忿情感的有限度表达,应当控制在"勤而不怨"、"怨而不言"、"怨而不怒"的中和之美的规范里。这一理论本质上是通过诗的艺术表现,使怨怒情感得以宣泄,得以抑制,而不是放任,更不是强化。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116.62.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