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风变雅

作品数:53被引量:82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付华傅道彬周薇马银琴韩经太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哈尔滨师范大学黄淮学院首都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文艺理论研究》《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古代文学理论研究》《文学界(理论版)》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吟咏情性”与清初性情诗学的批评转向
《江海学刊》2024年第4期243-254,共12页朱志远 
性情是中国诗学的元理论概念,来源于汉儒《诗大序》“吟咏情性,以风其上”的诗教新阐说,以“发乎情,止乎礼义”的标准来规范王道熄灭时在下一级的个体诗学变风变雅之作。性情作为专指术语遂蕴含情与礼义的双重意蕴,主张“以性节情”,情...
关键词:性情 吟咏情性 变风变雅 唐宋诗之争 抒情传统 
吟咏情性的宗旨与变风变雅的传统被引量:1
《长江学术》2024年第2期38-54,共17页钱志熙 
《毛诗·大序》在其整体抒情理论的基础上提出“吟咏情性”之说,用来解释变风变雅。《诗经》的艺术成就主要体现在变风、变雅之上。虽然历代王朝雅颂继承《诗经》的雅颂传统,诗人们也提倡正风正雅,但是中国古代文人诗史的主流为变风变...
关键词:吟咏情性 正风正雅 变风变雅 王朝雅颂 文人诗史 
变革前奏曲:西周晚期历史再评价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2期33-47,173,共16页江林昌 周博 
国家“十四五”规划重大学术文化工程《(新编)中国通史》纂修工程“春秋战国卷”;济宁政德教育干部学院专项课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研究”(项目编号:23ZDXYKT01)。
长期以来,中国历史学教科书都把周代分为西周与东周,东周又分为春秋与战国两个阶段;并认为西周晚期的腐朽没落才导致春秋战国的出现。事实上,西周晚期不是腐朽没落,而是因为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要求社会变革的新动态。这一新动态,是春...
关键词:西周晚期 厉王“革典” 宣王“料民” 变风变雅 
由正及变:清代桐城麻溪姚氏诗歌之诗史意义被引量:1
《中国文化研究》2022年第1期106-115,共10页温世亮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桐城麻溪姚氏家族与清诗发展嬗变研究”(17BZW117)的阶段性成果。
桐城麻溪姚氏家族是有清一代典型的文学世家。在麻溪姚氏家族中以诗名世者甚夥,他们实际也成为推动桐城诗派发展的核心力量,在清代诗坛产生了不小的影响。麻溪姚氏诗歌创作保持着家族基因的存续绵延,显示出雅正根深的特点。不过,受时代...
关键词:清诗 桐城麻溪姚氏家族诗歌 正风正雅 变风变雅 诗史意义 
论刘基诗中变风变雅精神的源流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22年第2期1-3,共3页张卫红 
刘基诗歌中表现出的变风变雅精神,是对诗歌“美刺风戒”的自觉继承。其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体现在他“人生情死非男儿,但得马革可裹尸”个人政治追求的抒发中;另一方面,隐含在他“清泉素石堪乘兴,欲买扁舟过此生”个人文学创作的...
关键词:变风变雅 诗歌 刘基 
杨维桢与元代后期诗学的新变被引量:2
《文艺理论研究》2021年第1期62-72,共11页丁放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唐诗学研究”[项目编号:12&ZD156]阶段性成果。
文学史家通常将元代诗歌史分为三期,元初摹仿晚唐与季宋,元中期以"四大诗人"为代表的主流诗人推尊盛唐,杨维桢为后期之代表,其诗论的核心,是反对晚唐晚宋,提倡六朝与唐代二李(李白、李贺),同时又推崇陶、韦、柳之诗风,间及杜甫、李商隐...
关键词:杨维桢 铁崖体 变风变雅 古乐府 《春秋》笔法 
闲逸与沉郁:元明之际两种诗学形态的生成及原因
《中国文学年鉴》2020年第1期986-988,共3页左东岭 
在元明之际的诗坛,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诗学审美观念。一种主张诗歌应该随时代之变化而变化,作者生逢乩世就应该有变风变雅的声音出现,以针砭现实,指摘时弊。刘基是这方面的代表,其《项伯高诗序》中,刘基继承了《诗大序》声与政通的儒...
关键词:《诗大序》 诗人杜甫 元明之际 杨维桢 刘基 变风变雅 诗学形态 儒家观念 
闲逸与沉郁:元明之际两种诗学形态的生成及原因被引量:3
《文艺研究》2019年第9期36-45,共10页左东岭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易代之际文学思想研究”(批准号:14ZDB073)成果
在元明之际的诗坛上,曾经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诗学思想。一种主张诗歌应该随时代之变化而变化,作者生逢乱世就应该有变风变雅的声音出现,以针砭现实、指摘时弊,写出沉郁顿挫的诗作。另一种则认为,诗人虽身处世变而依然应保持自我的人...
关键词:元明之际 诗学形态 沉郁顿挫 诗歌发展史 原因 审美追求 诗学思想 变风变雅 
郑孝胥的诗论宗趣被引量:1
《古代文学理论研究》2019年第1期398-427,共30页官剑丰 
郑孝胥擅长论诗,其诗论一方面继承和发展了道咸以来宋诗派运动的诗学主张,另一方面又独具个人特色。概括起来,郑孝胥的诗论可分为诗本论和创作论两个部分来进行论述。其诗本论包括两个方面:一,主张诗中有事,以诗存史;二,主张真性情,学...
关键词:变风变雅 诗史 真性情 唐宋诗 清折有力 
从“正风正雅”到“变风变雅” —《诗经》中的先秦城市发展浅析
《名城绘》2019年第4期586-586,共1页迟龙 
城市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里程碑式的产物,有关城市发展历程的研究可以从多个角度切入,如城市遗址的复原、历史文物的分析、历史文献的解读等。而《诗经》作为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记录了当时的城市人口活动和人民精神历程,本文从《诗经》的...
关键词:诗经 先秦城市 城邑文明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