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大序》

作品数:208被引量:117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郭万金刘毓庆李金李国林许志刚更多>>
相关机构:山西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福建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留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浅析《诗大序》中的“风”
《今古文创》2024年第35期4-6,共3页赵晶 
《诗大序》作为一篇“总论《诗》之纲领”的纲领性文章,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在这样一篇文章中,“风”字被频频提及,“风”之意思也有所不同,综合《诗大序》正文及陆德明、孔颖达等人的注释,梳理“风”的体系脉络,可以更好理解儒学家如...
关键词:《诗大序》  美政理想 
文本、历史与精神特质:论《诗大序》“缘情说”的必然性
《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24年第3期30-37,共8页张佳贺 
单纯从“缘情”与“言志”两个维度看待《诗大序》,属于后世的理论视角,难以接近其真正内涵,故要以先秦儒家礼乐文化及文本为根据,依赖内在精神与历史背景的流变,参照现有“情”“志”理论框架,发掘《诗大序》的“诗”学特质。《诗大序...
关键词:《诗大序》 礼乐文化 释礼归仁 诗言志 诗缘情 
论朱熹《楚辞集注》对《诗大序》文学思想的汲取与借鉴
《今古文创》2023年第41期47-49,共3页刘涛 
朱熹《楚辞集注》对《诗大序》的文学思想多有借鉴与吸收。朱熹指出屈原遭疏放犹思君念国,随事感触而发为辞章,其所言之志皆“生于缱绻恻怛、不能自已之至意”。这对应《诗大序》“情动于中而形于言”之论。《诗大序》有六义之说,朱熹...
关键词:楚辞集注 情动于中而形于言 厚人伦 六义 
“甲骨文之父”王懿荣
《半月选读》2023年第22期23-24,共2页宋志刚 
“蕴藏”义为蓄积而未显露或未发掘,出自《与扬雄书》。汉刘歆《与扬雄书》云:“一代之书,蕴藏于家。《诗大序》在心为志。”唐孔颖达疏:蕴藏在心,谓之为志。清刘大《祭左茧斋文》:“凡所蕴藏,百不一试。”指的就是这个意思。本期人物...
关键词:《诗大序》 人物解读 王懿荣 孔颖达疏 甲骨文 在心为志 扬雄 杰出人物 
历史题材的现代表达与现代题材的古典审美——第三届全国戏曲(南方片)会演观摩有感
《南国红豆》2023年第4期59-61,共3页李新华 
中国戏曲从诞生的那一天起,就是对现实生活高度提炼和升华的结果。古今中外,没有哪个族群、哪个朝代是在用歌唱或者咏叹的腔调来进行生活交流或生产实践。但“原生态”的生活或者状态并不适合在舞台表演,也不适合观众在台下观看,于是提...
关键词:现代题材 现实生活 《诗大序》 舞台艺术 现代表达 舞台表演 中国戏曲 历史题材 
英语世界《诗大序》的译介与诠释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4期69-76,共8页李佳宸 贾海燕 
《诗大序》是中国古代第一篇诗论,影响了后世中国文论的发展方向。19世纪,伴随着英美汉学的发展,一些汉学家在关注中国儒家经典的同时,也将《诗大序》译为英文。20世纪以来,英美汉学家进一步阐释《诗大序》内涵,对其中的“诗言志”与“...
关键词:英语世界 《诗大序》 译介 诗言志 诗教功能 
中国早期文论的海外英译与阐释——以《诗大序》为中心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3期95-103,共9页刘文昭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华人学者中国文艺理论及思想的文献整理与研究”(18ZDA265)的阶段性成果。
作为“诗之大纲”的《诗大序》,不仅在传统中国关于诗的性质与功能阐释中具有权威性地位,其域外翻译与流传也甚广,在世界性诗学理论的表述中有着自身的特色与影响。二战后,随着海外汉学研究中心向美国的转移,有关《诗大序》的翻译与研...
关键词:《诗大序》 《诗经》 华人学者 汉学 
《诗大序》:作为文学伦理学批评理论资源的儒家诗论
《华中学术》2022年第4期13-22,共10页付林鹏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文学伦理学批评的理论资源与对外传播研究”【21&ZD264】;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乐经》衍生文献的整理与研究”【21BZW080】的阶段性成果
文学伦理学批评植根于丰富的中国理论资源当中,道德教化一直是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的中心,故作为中国古代诗论的经典文本,《诗大序》从整体上构建了一套以伦理教化为核心的诗学阐释体系。首先,在整合早期儒家文论与乐论的基础上,《诗大序...
关键词:《诗大序》 诗言志 四始 美刺 
诗歌在我的面前,永远是一座高耸入云的山峰——自述《诗耀中华》
《国际人才交流》2022年第3期50-51,共2页观海 
《诗耀中华》观海编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2021年6月出版诗歌有着极为独特而崇高的地位。诗歌,是人类抒情表意最为重要的方法之一。《诗大序》评价古诗,“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
关键词:《诗大序》 志之所之 文学语言 中国广播影视 发言为诗 在心为志 情动于中 古诗 
先秦礼乐文化与《诗大序》“诗言志”再阐释被引量:8
《文艺研究》2021年第11期44-53,共10页刘茜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宋代《诗》乐文献整理与研究”(批准号:17CZW014)成果。
《诗大序》通常被视为我国诗歌创作理论由"诗言志"向"诗缘情"转化的重要开端。但如若联系先秦礼乐文化语境审视,就会发现,此说是对《尚书·尧典》及《诗大序》"诗言志"理论的断章取义与主观附会。实际上,《诗大序》直接继承了《尚书·...
关键词:《诗大序》 《毛诗正义》 诗言志 诗缘情 创作动因 诗本义 礼仪活动 《尚书·尧典》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