吟咏情性

作品数:153被引量:127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钱志熙阮堂明王守雪储晓亮李春青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师范大学兰州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建构中国新诗叙事学的逻辑架构和诗学谱系——评杨四平新著《中国新诗叙事学》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4期125-128,共4页张常奥 
新诗是在对古典诗歌的质询下产生的。“情采”向来被视为古典文论的核心,在“为情而造文”的传统下,古典诗论中诗歌的性质和基本特征以抒发感情、表达个性为主。陆机《文赋》曾言“诗缘情而绮靡”,钟嵘也将“情”与“事”一较高下——...
关键词:诗缘情而绮靡 中国新诗 《文赋》 古典文论 古典诗歌 吟咏情性 叙事学 情采 
“吟咏情性”与清初性情诗学的批评转向
《江海学刊》2024年第4期243-254,共12页朱志远 
性情是中国诗学的元理论概念,来源于汉儒《诗大序》“吟咏情性,以风其上”的诗教新阐说,以“发乎情,止乎礼义”的标准来规范王道熄灭时在下一级的个体诗学变风变雅之作。性情作为专指术语遂蕴含情与礼义的双重意蕴,主张“以性节情”,情...
关键词:性情 吟咏情性 变风变雅 唐宋诗之争 抒情传统 
由“吟咏情性”审视宋祁与北宋诗歌变革之关系
《中国诗歌研究》2024年第1期46-59,共14页薛丽娜 
宋祁作为“后西昆派”的代表诗人之一,延续了宋初诗歌“吟咏一己情性”的观念,以作诗为“娱情乐事”。他对“吟咏情性”内涵的开拓与革新派理念展现出了共同的方向,即要求“情”之“实”与“广”,尤其是对“怨情”的接纳。衰病、徙边、...
关键词:宋祁 北宋诗学 诗歌革新 情性观 
吟咏情性的宗旨与变风变雅的传统被引量:1
《长江学术》2024年第2期38-54,共17页钱志熙 
《毛诗·大序》在其整体抒情理论的基础上提出“吟咏情性”之说,用来解释变风变雅。《诗经》的艺术成就主要体现在变风、变雅之上。虽然历代王朝雅颂继承《诗经》的雅颂传统,诗人们也提倡正风正雅,但是中国古代文人诗史的主流为变风变...
关键词:吟咏情性 正风正雅 变风变雅 王朝雅颂 文人诗史 
学府晬语旧体诗
《文艺争鸣》2024年第5期126-130,共5页夏中义 
一、《现代旧诗选注》前言本书名《现代旧诗选注》,意在仰慕《宋诗选注》,遥祭钱锺书的在天之灵。钱著《宋诗选注》(1958年)初版,是20世纪的事。然其明知有违风气,也要为中华诗学探索独辟路径的豪贤慧眼,恐离峥嵘岁月愈远,愈能熠熠闪灼...
关键词:钱锺书 吟咏情性 《宋诗选注》 严羽 纯诗 旧体诗 诗学观 步其后尘 
“吟咏情性”与南朝文人的“读者”经验
《中国韵文学刊》2023年第2期14-20,共7页毛若苓 
南朝诗学中的“吟咏情性”说除了指摇动人心的世俗之情和文人的天赋秉性之外,还有明确的审美追求。在南朝诗论中“情性”可以具体分为“感时”和“感事”两类。感时指对日常生活中四时美景进行玩赏时所引发的审美性精神愉悦。感事实际...
关键词:吟咏情性 南朝诗学 情性 读者体验 
以诗储情,构建心灵家园
《中华诗词》2023年第1期1-1,共1页李少君 
情感是诗词的基本元素,抒情是诗词的特质。抒情就是捕捉情感、积淀情感、编织情感和保存情感,诗词是情感的储存器。“诗主抒情”是古今共识。“诗缘情”的观点古已有之,屈原《九章》“发愤以抒情”;刘勰《文心雕龙》“人禀七情,应物思...
关键词:《九章》 心灵家园 吟咏情性 冯梦龙 诗缘情 感物吟志 发愤以抒情 情教 
自然与精工:何以都是“透彻之悟”
《古代文学理论研究》2022年第1期346-365,共20页张二雄 
从《沧浪诗话》妙悟的角度来看,陶、谢诗都属于“透彻之悟”的范围,在严羽的诗论体系中是“第一义”之诗。陶诗高古,虽是自觉、有意为诗,但精神气象与汉魏相通。严羽对谢灵运的定位,是立足于其诗“兴会标举”的一面,而指出谢诗“精工”...
关键词:陶谢 透彻之悟 自然 精工 吟咏情性 
从文质论的角度看《沧浪诗话》的复古倾向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22年第4期77-79,共3页张乐乐 
从文质论的角度看《沧浪诗话》复古倾向的主要内容,包含以下三个方面:从“质”的内涵上看,是恢复古人之诗“吟咏情性”的本质特征;从文质关系上看,是恢复古人之诗文质相称的传统;从“尚质”倾向上看,还要恢复古人之诗“质而自然”的审...
关键词:《沧浪诗话》 严羽 文质 复古 吟咏情性 
就画论画——中国画水墨人物写生与创作笔记摘录
《美术界》2022年第4期40-47,共8页钟捷 
写生,或为记录形象、搜集素材,或为基础训练、探寻技巧,或为有感而发、侧重表达。创作,以吟咏情性为目的,真情实感了然于作品中。作品内容多样化、表现形式多元化,符合心性情感且具有丰富性的特点。中西绘画语言体系侧重点不同,这是客...
关键词:内容多样化 搜集素材 国民性格 语言体系 真情实感 形式多元化 基础训练 吟咏情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