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吟咏情性”与南朝文人的“读者”经验  

The Theory of“Chanting Emotions and Dispositions”and the Emotional Experience as“Readers”of Poets in the Southern Dynasties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毛若苓 MAO Ruoling

机构地区:[1]北京工业大学国际学院,北京100124

出  处:《中国韵文学刊》2023年第2期14-20,共7页Journal of Chinese Verse Studies

摘  要:南朝诗学中的“吟咏情性”说除了指摇动人心的世俗之情和文人的天赋秉性之外,还有明确的审美追求。在南朝诗论中“情性”可以具体分为“感时”和“感事”两类。感时指对日常生活中四时美景进行玩赏时所引发的审美性精神愉悦。感事实际上是在模拟和总结前代诗歌文本中题材和情感类型的基础上,对摇动人心的文本审美体验的追求。感时的审美性质既来源于东晋以来的自然与才性的观念,又来自宋至梁文士生活和创作的实践。感事则不仅来自文士的自身人生体验,更与南朝文人作为“读者”对前代文本的自觉阅读和对五言诗史的建构关联密切。

关 键 词:吟咏情性 南朝诗学 情性 读者体验 

分 类 号:I207.2[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