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笔法

作品数:46被引量:88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张金梅肖锋赵彩花邓锐曹顺庆更多>>
相关机构:湖北民族大学四川大学南开大学韶关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湘南学院学报》《中外文论》《文学与文化》《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春秋》无义战”中的王道与正当性辨析——以哀公十一年“齐国书伐鲁”为中心
《思想与文化》2023年第2期272-293,共22页张凯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董仲舒传世文献考辨与历代注疏研究”(19ZDA027);上海交通大学董仲舒青年学者支持计划“苏舆《义证》文本的董学价值研究”(HS-SJTU2022B02);河北省董仲舒与传统文化研究中心课题(2022002)
《春秋》王鲁,假鲁以张治本。哀公十一年,齐不得天子之令而擅伐鲁是有违君臣之义的,但在《公羊》学视域下却是孔子以不书“某鄙”之辞表明鲁自取其祸而见耻于诸夏中国,贬之更甚于齐。究其原因,鲁作为一个侯爵之国,承周公之祀,却不思内...
关键词:王道 夷夏之辨 正义之战 《春秋》笔法 
杨维桢与元代后期诗学的新变被引量:2
《文艺理论研究》2021年第1期62-72,共11页丁放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唐诗学研究”[项目编号:12&ZD156]阶段性成果。
文学史家通常将元代诗歌史分为三期,元初摹仿晚唐与季宋,元中期以"四大诗人"为代表的主流诗人推尊盛唐,杨维桢为后期之代表,其诗论的核心,是反对晚唐晚宋,提倡六朝与唐代二李(李白、李贺),同时又推崇陶、韦、柳之诗风,间及杜甫、李商隐...
关键词:杨维桢 铁崖体 变风变雅 古乐府 《春秋》笔法 
海昏侯墓“孔子衣镜”的弟子选配旨趣及相关问题蠡测被引量:4
《地方文化研究》2019年第5期29-43,共15页王刚 
2016年度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项目“世界文化遗产视野下的海昏历史文化价值研究”(项目编号:JD16096)阶段性研究成果
海昏侯墓孔子衣镜中的孔门弟子选配,采取的是五加二的模式。笔者揣测,这可能是一种有意的安排。这种安排,一方面因孔子毕竟不是天子,故而用“世家”规格,以贴近事实;另一方面,总数为七,又不用七人直接相配,既是对其“王者”的认可,同时...
关键词:孔子衣镜 孔门弟子 选配 《春秋》笔法 
尴尬的《春秋》笔法
《法制博览(名家讲坛、经典杂文)》2018年第20期84-85,共2页陈尚君 
据说孔子笔削《春秋》,高标准绳,寄寓褒贬,乃至后代之乱臣贼子知惧,生怕做的坏事写人史书,遗臭万年。但凡笃信儒家之说者,对此都遵信不移,虽无人具体做过统计,哪些人知惧了,不管怎么说,效果总有一些。但如何实践贯彻,则一直...
关键词:《春秋》笔法 尴尬 欧阳修 笔削 寄寓 
再看《春秋》笔法——以清华简《系年》与《春秋》经传对国君死亡事件的记录为视角被引量:1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6期78-84,共7页肖锋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文本;历史和经学的融合--文化诗学视域中的‘春秋笔法’"(11CZW005)
清华简《系年》与《春秋》经传在记载国君死亡事件时采取了不同的记述方式。《系年》在记述一国之君杀另外一国之君时均用"杀"字而非"弑"字,基本句式为"某杀某",这与《春秋》经传的记载类似。但《系年》在记载国君被该国臣子所杀的时候...
关键词:清华简《系年》 《春秋》经传 《春秋》笔法 国君死亡事件 孔子 
古典小说对“《春秋》笔法”的接受及其文本意义的诠释被引量:1
《小说评论》2013年第S2期64-69,共6页陆跃升 
贵州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立项课题(编号:12ZC062);贵州省凯里学院规范课题(编号:S1216)阶段性成果之一;凯里学院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团队成果之一
"《春秋》笔法"是指通过客观冷静地叙事或选择恰当的词语以寄寓作者鲜明的思想倾向,这种叙事手法为孔子首创。如《春秋》庄公二十三年载:"秋,丹桓公楹。"即用朱漆漆桓公宫内的柱子。据《谷梁传》,天子诸侯之屋柱用微青黑色,大夫用青色,...
关键词:古典小说 文本意义 思想倾向 客观冷静 小说叙事 叙事手法 侨如 婉而成章 小说作家 客观叙述 
属辞比事与《春秋》笔法被引量:3
《江海学刊》2013年第6期188-194,239,共7页肖锋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文本;历史和经学的融合--文化诗学视域中的‘春秋笔法’"(项目号:11CZW005)的阶段性成果
"属辞"是文辞的连缀,辞、事、义是《春秋》文本的基本层面,意味着对文辞史事的剪裁、排比,在叙述历史时选择准确词语表达其价值判断。"比事"是对史事的排比比较,是"春秋笔法"的前提,在比较史事的同时也意味着对史事的筛选,体现着孔子的...
关键词:属辞比事《春秋》笔法 现代阐释 
《史记》中的“至圣”孔子研究被引量:1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第4期6-12,共7页叶庆兵 吉定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B8404)阶段性成果;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10YJA751029)阶段性成果
孔子是《史记》中的重要人物。首先,司马迁对孔子十分重视,他不仅创作了《孔子世家》、《仲尼弟子列传》等多篇传记,并且在《孔子世家》以外的55篇传记中引用了孔子的言行故事,达103处之多。其次,司马迁是第一个将孔子推崇为"至圣"的人...
关键词:孔子 司马迁 《史记》 至圣 《春秋》笔法 
《春秋》笔法与中国现当代文学被引量:1
《中外文论》2012年第1期250-261,共12页张金梅 
一《春秋》笔法作为文化话语《春秋》原本是先秦鲁国的一部史书,后经孔子'作'或'修'遂成为儒家的一部重要经典。《春秋》笔法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前者指孔子修订《春秋》的笔法,后者指经学、文学、史学等中国传统文化中深入研究和广泛运...
关键词:方式 话语 笔法 文学 中国 文化 
史家笔法作为中国古代小说评点话语的建构被引量:3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2期89-94,共6页张金梅 
国家社科基金(08XZW010);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2011jyte052)
中国古代小说被视作正史附庸或直接被称为"稗官野史",所以评点家们常常以史家笔法作为评点话语,其主要表现有三:直接点明小说作者采用了《春秋》笔法;明确指出小说作品"章法句法本诸盲左腐迁",直接以《左传》、《史记》笔法标准评判小说...
关键词:《春秋》笔法 史家笔法 曲笔 小说评点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