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林曲[1] 黄明声[2] 李朝霞[3] 董敏[1] 温景芸[1] 马小昆[1] 吴祥元[1]
机构地区:[1]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肿瘤科,广东广州510630 [2]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放射科,广东广州510630 [3]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检验科,广东广州510630
出 处:《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07年第B06期38-40,共3页Journal of Sun Yat-Sen University:Medical Sciences
摘 要:[目的]探讨胆管癌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及其可溶性受体(soluble interleukin-6 receptor, sIL-6R)水平及其与临床特征的关系,评价它们在疾病进展及疗效观察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2004年1月至2006年9月40例确诊初治的胆管癌患者的血清IL-6和sIL-6R水平,观察患者经肝动脉灌注化疗(hepatic artery infusion chemotherapy,HAI)前后血清IL-6及sIL-6R水平变化情况,并与30例健康人及胆道良性疾病患者相比较,分析其与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胆管癌患者血清IL-6中位数水平为17(7~156)pg/mL,sIL-6R为51(13~112)ng/ mL,较胆道良性疾病组和健康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血清IL-6和sIL-6R水平与肿瘤负荷(P=0.031和0.002)、CA19-9 (P=0.024和0.018)呈正相关关系。HAI治疗无效组的IL-6和sIL-6R水平明显高于有效组(P=0.011和0.034);有效组治疗后IL-6和sIL-6R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48和0.039),无效组治疗前后的IL-6和sIL-6R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 0.168和0.570);16例IL-6与sIL-6同步高水平表达的患者,其治疗有效率低于非同步高水平的患者(x2=5.017,P=0.025)。[结论]IL-6及sIL-6R可能参与了胆管癌的演进过程;两者同步升高的胆管癌患者治疗效果较差:胆管癌患者化疗前后检测IL-6及sIL-6R血清水平变化有助于疗效观察。
关 键 词:胆管癌 白细胞介素-6 可溶性白细胞介素-6受体 治疗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