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浆液性乳头状癌19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周小斐[1] 郭杰[1] 王兴国[2] 李锐[3] 

机构地区:[1]吉林省人民医院妇产科,130021 [2]长春中医药大学病理科 [3]吉林省人民医院病理科

出  处:《中国妇幼保健》2007年第34期4820-4821,共2页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Care of China

摘  要:目的:探讨子宫浆液性乳头状癌(UPSC)的病理组织学特点及早期诊断鉴别诊断和临床意义。方法:对19例UPSC病理标本进行组织学复查,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P53蛋白及CerbB-2,同时与子宫内膜样癌进行对比。结果:UPSC患者平均年龄62岁(56~72岁),免疫组化P53强阳性表达14/19(73.7%)。CerbB-2阳性率12/19(63.2%)。在39例子宫内膜样癌中,平均年龄52岁(36~68岁),P53过表达率5/39(12.8%)两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CerbB-2阳性率10/39(25.6%),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UPSC中P53、CerbB-2均呈高表达,预后差,恶性度高,与子宫内膜样癌不同。UPSC早期病变为内膜上皮内癌(EIC),提示EIC诊刮的病理学检查对UPSC的早期诊断十分重要。

关 键 词:子宫肿瘤 子宫浆液性乳头状癌 诊断 鉴别 免疫组织化学 

分 类 号:R737.33[医药卫生—肿瘤]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