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朱志荣[1]
机构地区:[1]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
出 处:《文学评论》2007年第5期143-148,共6页Literary Review
摘 要:中国文学研究中的审美评价有着悠久的历史,从先秦儒家孔子的有关言论及其影响,和道家相关体验对后世审美的艺术精神的影响,到汉代的缘情说,以及汉代以降对辞采、风骨和气象等方面的强调,都体现了具体的审美尺度。这种审美尺度主要包括情、貌、言三个方面。其中对"情"的要求是以抒情性为主的中国文学的基本特点,这不仅表现在对诗、词、曲的批评中,而且贯穿在对散文、戏曲和小说的评价中。而所谓"貌",则体现在对作品的体裁和风格方面独特风貌的要求。对于作品的语言,中国古代文论家们则对其音色之美提出了具体要求。这种审美尺度的变化还反映了人们审美趣味的变迁,体现了历史意识与当代意识的统一。在中国文学研究中,审美尺度还是文学史分期的基本依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