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传统文学研究的审美尺度  被引量: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朱志荣[1] 

机构地区:[1]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

出  处:《文学评论》2007年第5期143-148,共6页Literary Review

摘  要:中国文学研究中的审美评价有着悠久的历史,从先秦儒家孔子的有关言论及其影响,和道家相关体验对后世审美的艺术精神的影响,到汉代的缘情说,以及汉代以降对辞采、风骨和气象等方面的强调,都体现了具体的审美尺度。这种审美尺度主要包括情、貌、言三个方面。其中对"情"的要求是以抒情性为主的中国文学的基本特点,这不仅表现在对诗、词、曲的批评中,而且贯穿在对散文、戏曲和小说的评价中。而所谓"貌",则体现在对作品的体裁和风格方面独特风貌的要求。对于作品的语言,中国古代文论家们则对其音色之美提出了具体要求。这种审美尺度的变化还反映了人们审美趣味的变迁,体现了历史意识与当代意识的统一。在中国文学研究中,审美尺度还是文学史分期的基本依据。

关 键 词:中国文学研究 审美尺度 中国传统 审美评价 历史意识 文学史分期 先秦儒家 艺术精神 

分 类 号:I206.2[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