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磁州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旅游开发研究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武晶[1] 韩立新[2] 武守国 

机构地区:[1]天津大学、河北工程大学建筑学院 [2]河北工程大学 [3]邯郸市地震局

出  处:《集团经济研究》2007年第12S期147-148,共2页

基  金:河北工程大学青年基金.

摘  要:一.古磁州地区文化遗产简述 古磁州,主要包括邯郸市峰峰矿区和磁县一带,在唐宋代及其以前一直为全国或北方的经济文化中心,彭城镇以北20公里的磁山新石器时期的遗址,曾出土过大量的夹砂褐陶和红陶器,中国社会科学院将其命名为“磁山文化”。从而确定了这个地区作为古老陶器发祥地的历史地位。北齐时开凿的南北响堂山石窟,处于北齐文化带的中心,代表了北齐石窟的最高水平。两晋南北朝时期,区域内的彭城镇、临水镇地处中原经济文化最发达的地区,成为京师邺城西郊的名胜之地。

关 键 词:文化遗产 旅游开发 中国社会科学院 响堂山石窟 保护 经济文化 新石器时期 南北朝时期 

分 类 号:F592.3[经济管理—旅游管理]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