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维地洛干预对转染p53基因家兔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影响的研究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管耘园 叶炳华 卢辉和 盛臻强 张莉 华守明 陶国华 杨其昌 

出  处:《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年第5期451-451,共1页Journal of Nantong University(Medical sciences)

摘  要:目的:探讨卡维地洛(CAR)稳定动脉粥样斑块的作用。方法:45只雄性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成5组,各9只。1组给予普通饲料作为正常对照组,其他4组给予球囊损伤颈总动脉加高脂喂养。8周后,其中3组给予野生p53基因转染颈总动脉,2组分别加喂CAR(3mg.kg-1.d-1)和美托洛尔(MET,6mg.kg-1.d-1),继续高脂饲料喂养4周。实验前和实验后8、12周,分别测定血脂、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实验结束后检测血管内膜平滑肌细胞凋亡率及p53、bcl-2、bax、α-平滑肌肌动蛋白的局部表达情况,并分析血管病理形态。结果:球囊损伤组均出现典型颈动脉粥样斑块。与未转染组相比,基因转染组p53表达明显增加(P<0.01)。与单纯转染组比较,MET与CAR组纤维帽厚度均明显增加,但以CAR更显著(P<0.01)。CAR较MET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丙二醛明显低,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高(P<0.05或0.01),但对血脂均无明显影响。CAR组内膜平滑肌细胞凋亡率、bax及bax/bcl-2比值下降,α-平滑肌肌动蛋白和bcl-2阳性表达上调(P<0.01)。结论:CAR和MET均能促进斑块稳定,但以CAR为优,其机制可能在于CAR除β受体阻断作用外还具有抗炎、抗氧化、抑制血管内膜平滑肌细胞凋亡作用。

关 键 词:动脉硬化 肾上腺素能Β受体拮抗剂 氧化性应激 细胞凋亡 

分 类 号:R735.2[医药卫生—肿瘤]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