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王东宁[1] 黎国伟[2] 林东军[1] 何易[1] 林桂真[1] 李旭东[1] 林曲[1] 黄仁魏[1]
机构地区:[1]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血液科,广东广州510630 [2]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血液科,广东惠州516001
出 处:《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05年第B03期123-124,共2页Journal of Sun Yat-Sen University:Medical Sciences
摘 要:【目的】探讨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P73基因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34例初诊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骨髓 P73基因表达;结合临床观察,分析 P73基因阳性表达与治疗反应的关系。【结果】34例初治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中 P73基因表达阳性11例,阳性率为32%。其中 AML-M2亚型有较高阳性表达率。P73基因表达阴性者治疗后完全缓解率达91%(21/23例),P73基因表达阳性者完全缓解率为55%(6/11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4)。【结论】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 P73基因有较高的阳性表达率,P73基因表达阳性患者完全缓解率较低。结果提示 P73基因表达情况对初诊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疗效有预测作用。
关 键 词:急性非淋巴细胞自血病 P73基因 疗效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52.15.165.239